當司馬防的信使一路奔波趕到京師雒陽時,已經是三日之後。
不是司馬防不盡心,而是這次傳遞的訊息,非官方文書,乃是事關大將軍何進的私事,他畢竟不能冠之於八百里加急。
而荀攸等人持有大將軍密令,一路上所有郡縣的置所馬匹均要優先被他們所徵用。
兩方的速度相比之下可想而知。
盧植收到訊息之後,立刻召傅燮來商議,趙普是為漢靈帝的近侍,他想要召見已經不是那麼方便了。
“大將軍何進派人向西去了?”傅燮對這個訊息有些驚訝,“出長安向西,右扶風?應該不會,很可能是涼州吧!”
這並不難猜測,右扶風之地有什麼事情,何進完全沒有必要派人日夜兼程。
而且尚書檯是為朝廷政務中樞,盧植是和大將軍何進共錄尚書事的尚書令,如果右扶風地區有什麼大事,盧植不可能不知。
“大將軍該不會是要招降韓遂、邊章吧!”傅燮細思極恐。
盧植道:“應該就是如此,而且韓遂邊章定然會應允,這種情況下,只有傻子才會拒絕。”
傅燮一聲長嘆,“聖上對出兵涼州一事,一直猶豫不決,想來是怕朝廷出征經年累月,耗費錢糧無數,卻仍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若是大將軍果真招降了韓遂和邊章,聖上就更有藉口推掉大軍出征的事,至多是任命曹操為涼州刺史就此了事。”
他以為若是不趁機掃平涼州境內的不臣之人,或者說是先以兵威逼迫地方徹底臣服,哪怕上任的涼州刺史手眼通天,想要徹底解決涼州根深蒂固的矛盾,也有些不現實。
何進此舉短期看確實有功於朝廷和社稷,可長遠看,卻並非如此。
“大將軍此舉,意在張大聲望,以及揣測聖意,為主分憂。”盧植起身,負手看著窗外,“我等在這方面終是不如他。”
一旦韓遂、邊章投降朝廷,也就意味著自前年冬季,北宮伯玉、李文侯掀起的涼州叛亂,暫時劃上了句號,百姓或者一般的官吏士人皆會拍手稱快。
畢竟,不是所有人都能如盧植、傅燮等人看得深遠,看得透徹。
涼州的情況若非是傅燮這樣的涼州出身計程車人,或者盧植這樣的有遠見之輩,在當時的時代背景下,沒有太多人能夠真正的清楚涼州之亂的棘手所在。
“這事是不是已經不可逆轉了?”傅燮問道。
盧植搖頭道:“無可逆轉,韓遂、邊章必然接受何進的要求,他們一旦受降,聖上絕不會再出兵涼州。但是這也許並非全是壞事,至少不動刀兵,府庫尚有餘財,我們的聖上不必再變著法子斂財了。”
喜歡建安天下請大家收藏:()建安天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