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是家庭宴席一樣的午餐,因為接二連三的重要信件,就變成了政事商議。
趙信夫婦吃過之後,就向叔父趙普告辭,到隔壁院中了。
崔超、李博加上趙普叔侄開始就此討論。
不得不說,趙普之前確實低估了宦官和士人之間那條涇渭分明的分界線。
而修建武庫的危險性也因為一直以來順風順水有些放鬆。
李博還是第一次聽聞趙普想要修建武庫這等大事,當時就震驚了,“先生欲做這等不法...非常之事很難不被人認為是行謀反之事。”
趙普看著李博的神情,心想盧植在信中看到時,大抵也是這樣的反應吧!
可修建武庫之事又非常有必要,董卓因為跟隨盧植平叛有功,如今又任幷州刺史,首先這就是一個較為危險的訊號了。
在歷史上,董卓獲得幷州兵馬是在策反呂布,殺死丁原之後。
而如今,因為它趙普的出現,蝴蝶效應的效果開始顯現,他直接取代了丁原在這個關鍵時期成為幷州刺史,依照他一貫的做事準則,必然會暗中培養自身的勢力。
幷州雲中郡和上黨郡等地有匈奴胡人等勢力,而董卓其人從史書中看,他可太擅長和這些胡人打交道了。
可如今朝政方面各方勢力已經成均衡之勢,盧植聲望如日中天讓士人集團有了名正言順的代言人,不再是依附與大將軍何進,才能與宦官相抗衡。
這種均勢下,誰能拉攏到地方豪強的支援,誰就有可能在接下來可能發生的政治鬥爭中獲得最終的勝利。
董卓其人在此時就成了香餑餑,誰還會管他會不會栽培自身的勢力,或者他權勢強大之後要做什麼事。
地方上他雖然已經有了劉備、曹操、崔超三鎮太守或者豪強的支援,新上任的太守黃忠、孫堅也可以傭兵相助,但比起董卓和涼州、幷州兩地的勢力,仍然顯得太弱了。
首先,後漢末刺史的權利已經很大,非常接近州牧了。
董卓以職權首先就可以直接掣肘黃忠,廢掉他們的一鎮之力。
再加上宦官和大將軍何進這種變數。
這時候就要凸顯奇兵的重要性,倘若在明面上的勢力不提,崔鈞悄悄回鄉,召集崔氏義從和那些安置在安平境內耕種的鄉勇,勤加操練,配置上這個時代無堅不摧的利器。
試想一下,在關鍵時刻這支鐵軍突然出現在雒陽城外,會是什麼樣的情況。
趙普想,這可能會是最關鍵的勝負手了。
修建武庫的危險性以及侍中一職的關鍵性,讓李博一開始是極力推薦趙普按照盧植的建議過完年趕赴京中赴任的。
崔超則沒有說話,因為它清楚由百鍊鋼打造的武器太霸道,而且他作為趙普最親密的摯友、戰友,不止一次的聽趙普提及過,京師在這幾年很可能會爆發的大動盪。
修建武庫之舉,並非是心血來潮,而是形勢所迫。
“賢弟,你聽我一言,”趙普到了這個時候,便推心置腹的將他為何非要修建武庫之事的前後原因,詳細的告知李博。
李博聽過之後,震驚的無以復加,之前他是聽聞趙普說過,漢靈帝會在三年後駕崩,但是像這等外戚、宦官相鬥以致天下無主的預言,他是第一次聽趙普提及。
“這...這未免也太不可思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