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時對老者的敬稱為太公。
那老者嘆道:“非是老朽不肯收留,而是我蔣氏惹大禍上身,收留諸位乃是害了你等啊!”
趙普聞言一驚,便詢問老者,“太公這是遇到了什麼麻煩?”
那老者自稱自己姓蔣名雍,字文圖,他們蔣氏是離狐縣永濟鄉的大戶。在城南的一片土地與袁氏門生齊維家的府邸有了衝突。
那齊維如今是離狐縣長,與縣內的鄉紳豪強沆瀣一氣,要將他們家城南的數百畝地強取豪奪,蔣雍到東郡濮陽太守府伸冤。
可那橋瑁聽聞齊維是袁氏門生,推三阻四,不肯主持公道。
齊維威脅三日內如果不交出地契,他們就可就要登門強搶了。
如今蔣老太公為了不殃及眾人,已經遣散僕從,只餘他和妻子謝氏。
這事聽上去匪夷所思,一縣縣長仗著是袁氏門生,公然行如此非法之事,郡內居然不聞不問!
可實際上這就是東漢末年,縣鄉里之間的常態。別說是強搶土地,就是鬧出數十條人命,地方上也能以賊寇作亂搪塞過去。
“太公勿憂,我等既然遇到此等事,定然會幫太公討回公道。”趙雲義憤填膺。
趙普倒是沒說話,他在衡量此刻的利害。如今他們叔侄加上週倉也只有三人,在這東郡孤立無援,倘若真跟一縣長官作對,只怕也周旋不過,指不定還會惹禍上身。
可路遇此等不平,若是不幫也說不過去。
“太公,你們蔣氏也是大戶,沒有男丁嗎?”趙普決定先弄清楚雙方的實力,再做定奪。
蔣雍道:“我家已然兩代單傳,老朽有子蔣岱,只是如今四方遊學,遠出未歸。我們蔣氏倒是還有一房,但是遠在揚州九江郡。犬子就是跟隨九江一房的長子蔣幹遊學去了。”
九江郡遠在江淮間,離此地路途遙遠,根本就幫不上忙。
不過趙普倒是從他的話中聽到了有用的資訊,九江郡蔣氏長子蔣幹。
蔣幹在漢末是當時的名士、辯論家。並非演義中被周瑜所愚弄的小丑形象。
《三國志·周瑜傳》裴松之注引《江表傳》描述蔣幹“有儀容,以才辯見稱,獨步江、淮之間,莫與為對”。
但是除此之外,也就說明,他們一旦決定相幫,所能依仗的也只有他們三人。
“太公,可否先請我們進入莊園,先換身乾爽衣服,然後再從長計議對付齊維的大事。”趙普拱手道。
蔣雍此刻反倒有些為難,“三位俠義之士,老朽本該感激涕零,可若讓義士進莊,反倒真是害了你等。”
“太公勿憂,”周倉對趙普有十足的信心,當下勸慰道:“我們先生足智多謀,定有良策可對付那狗官。”
他聲音洪亮,引得四方鄰居都不由從院中探出頭來。
可事實上趙普此刻心中還全然無底。
喜歡建安天下請大家收藏:()建安天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