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董卓是打算率騎兵從北側奇襲,截斷陳倉運往郿縣的陸上通道。當然如果事情順利,他不介意把叛軍水道的船隻也一併燒燬。
大軍奔襲兩日之後,埋伏在陳倉到郿縣的山道兩側,足足等了大半天。
到了傍晚,叛軍押運糧草的隊伍才姍姍來遲。
這山勢坡緩嶺低,董卓知道一旦他們突襲不成,敵方的援軍會很快趕到,因此下令騎兵不以殺人為主,只點糧車。
待叛軍運糧隊過去大半,董卓率軍從兩側殺出,漢軍騎兵人人手上均有火把,頃刻之間官道之上大火勢漫天,烽煙四起。
周遭的叛軍見烽煙燃起,當即紛紛來援。
董卓人少自知不能死戰,他充分利用輕騎兵的靈活帶兵趕到渭水岸邊,把叛軍水路的糧道一併截斷。
漢軍賓士四五十里,在渭水岸邊,董卓與北宮伯玉大軍狹路相逢。
原來,韓遂和邊章自知與漢軍相持在美陽縣,糧道乃是重中之重,因此讓北宮伯玉親自看守糧道。
這北宮伯玉所部有大軍一萬餘,且皆是湟中義從胡這等精銳。
董卓一看之下,就知今日這水路糧道斷然破壞不了,因此下令大軍向北急速撤離。
此刻陸路的叛軍正向董卓追擊而來,叛軍兩相夾擊,幾乎將董卓部輕騎兵全部包圍。
這出乎董卓的意料之外,他本來只是打算藉此機會,表達他對漢室的忠心,以消除盧植對他的殺意,沒想過深入敵後。
可如今被叛軍兩相夾擊,已然進退維谷。
好在,他一向治軍言明,善待軍士,這些部眾均願意為他死戰。
雙方大戰一個時辰,漢軍折損過半,終於在北邊殺出一條血路。
董卓率眾倉惶奔逃,北宮伯玉所部湟中義從胡親追不捨,雙方且戰且走,一直到深夜。
漢軍逃至美陽城西北五十里時,已然人困馬乏,不堪再戰。
突然,前方林中火把大亮,一支大軍突襲而出。
董卓仰天嘆道:“天亡我也!”欲率眾力戰而死。
“董將軍速去,我來抵擋叛軍。”卻是那孫堅率軍久候在此。
他本為殺董卓而來,但見董卓與叛軍浴血奮戰,不曾有異心。同為朝廷盡力,他便壓下了殺心,率軍攻向北宮伯玉部。
北宮伯玉見漢軍來援,在夜間不知其有多少,不敢過度追擊,派人斷後,他親帶大軍自去。
此地離敵軍大營不過只有數十里,孫堅也不敢追擊,擊退叛軍便率軍掩護董卓部返回美陽城。
董卓破壞了叛軍陸路的糧草給予,在一定程度上給叛軍帶來了壓力。
翌日,叛軍首領王國下令大軍後退十里,更加靠近軍需大本營郿縣,以拱衛兩路糧道不被漢軍襲擾。
喜歡建安天下請大家收藏:()建安天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