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其實也早有招攬蔣氏兄弟之心,當趙普跟他提及時,劉備自然欣然從之。
“先生之言,正和我意,只是不知這子翼適合擔當何職呢?”劉備向趙普請教。
趙普沉吟了一下,“不如先做太守府主薄,待有機會再向朝廷舉薦為郡丞。”
史書對蔣幹的記載較少,只有
《三國志·周瑜傳》裴注引《江表傳》描述他“有儀容,以才辯見稱,獨步江、淮之間,莫與為對”。
至於其他的才能,並未提及。
但是想來作為江淮間的名士,參與州郡政事應當也不再話下。
最重要的是,僅他的才辯之能將就必然能派上大用場。
劉備於是親自到蔣幹房中與他們兄弟相談,郡縣舉孝廉之時。
趙普因這是九江郡的郡內之事,以劉備之能招攬人才那真是小菜一碟,所以並未一同前往。
他叫上趙雲到劉備安置蔡邕父女的小院,與兩位名傳千古的大文人或談論古今英雄,或者烹茶談曲。
總之要將兩家的關係發展的愈加的親密。
到了午時,兩邊的事發展的都還在順利,蔣幹因劉備素有仁德之名,對他又禮賢下士,敬重有加,於是便同意入太守府擔任主薄一職。
其弟蔣岱,因年齡尚幼,並未及冠,所以暫且跟隨劉備,擔任辦理文書的書佐,其實跟後世的秘書相似。
相對而言,蔣幹的職務就要高的多了。
後漢時的郡守府屬官一般都設有功曹、主薄和督郵三大主官。
功曹掌管郡內一切人事;主簿,掌管文書;督郵,主管糾察屬縣、監管本郡官民。
三大主官之下還設有掾、史、分曹辦理郡政,掾為正職,史為副職,每曹有辦理文書的書佐。
除此之外,又設三老,主要幫助推行政施和教化百姓。
蔣幹初為郡吏擔任的便是較為重要的官職。
趙普那邊,他與蔡邕的關係越發的親近了,當然這要得益他沒來這世界前,所從事的職業是歷史類。
所謂文史不分家,可以談論的話題那就太多了。
就算他的文學水平不及蔡邕,可勝在知識積累太過厚實,便是他隨口說一些千古名句都夠蔡邕讚歎半天了。
他造詣很高的樂律,跟蔡邕又志趣相投。
只能說他們命該一見如故。
至於趙雲,之前趙普強迫或者利用笑傲江湖來引導他讀的春秋等典籍,背誦的唐宋詩詞等,讓蔡邕還是頗為滿意的。
蔡琰欣賞趙雲的地方不止是那些臨時抱佛腳所具有的文化素養。
更多是欣賞趙雲的勇慨,美女愛英雄這句話放之於千古皆準,當時唯一不準的可能就是趙普來的時代。
人心太浮躁,商業化太嚴重。美女的眼裡看到更多的可能是金錢。
但是,在兩漢時,士人們所信奉的還是天下大義,蔡琰出身書香門第,自幼受蔡邕這樣的文人士大夫老爹的影響,豈會是一般的凡俗女子?
何況趙雲器宇軒昂,勇冠三軍,若是不被蔡琰這樣的少女所青睞,那真的是有鬼了。
趙普見時機基本成熟,就想著這幾日要不要跟蔡邕提起兩家結為姻親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