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八章 冀州牧(5)

“使君,這…”在來的路上,這些大戶們已經推舉出代表來跟新任的州牧交涉。

這人出自高邑趙氏,名亮字軒逸,年方六十歲,在高邑一帶比較有威望。

他們曉得州牧召見想來也是因為糧食的事,但一致認為會是捐贈,沒想到會是借糧。借糧自然比捐贈要好,可數目如此之大,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如果州郡借糧,我等如果尚有些,自然會盡力相幫,可這數目有些太大了。”趙亮猶豫了半天,還是提了出來。

以他們家為例,有良田六千畝,可去年僅有半季收成,而且響應郡縣,都貼給租種的農民了。

黃巾之亂前兩三年,接連遭遇大面積旱災,收成極低,再加上戰亂中被掠奪得糧食。他們家的存量也不多了。

要拿出如此多的糧食,可謂是是大出血,何況這些人中他們家的土地算是多的。

州牧雖說是借,可如果不還呢?難不成還登門去要不成?他如果再被調走,那真是打掉牙齒和血吞。

“請各位放心,這糧食我自然會盡快償還,快則一月,慢也三月。在春耕之前,必定給你們補上。”盧植信誓旦旦承諾。

趙亮面露難色,可最後也不得不點頭。

他不是信不過這海內名士盧植,是信不過這個朝廷。可州牧大人都已經如此說,還能怎麼辦?

不給州牧面子?以後還準不準備在冀州呆下去了?

盧植這算是表面客氣,實則威壓,讓大戶們拿出了許多糧食出來。

在場一共二十七代表高邑縣二十七家大戶,每家拿出五萬四千斤糧食,共計一百四十五萬八千斤。

趙普計算著這龐大的數字,盧植此舉是打算賑濟冀州上下的流民嗎?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高邑一地的流民有四五千人,按一人一天半斤糧食算,一天的消耗在兩千到兩千五百斤,一個冬天有九十天,那一個縣城大概就要二十萬。

不過考慮到高邑是州治大縣,有些地方流民可能只有幾百上千,這這些糧食能撐過冬天也說不定。

可是問題來了,盧植拿什麼償還呢?這個數目就是崔氏也很吃力啊!

這些糧食在各大戶送來之後,就被盧植派軍士遣散到冀州各地,用來賑濟流民或者無糧的百姓。

同時各郡縣丈量土地的程序很快,僅僅四五天工作完成量已經三成,大概統計出被霸佔的土地六萬多畝,按照東漢徵稅標準三十稅一。

三年的徵稅也就是差不多一萬八千石。

丈量了近三成的土地,只有從這些侵佔土地的地主老財那裡拿到一萬八千石的糧食,距離還債還差的遠啊!

趙普細想了下覺得有點不對,東漢末年土地兼併如此嚴重,霸佔土地的豪強們,應該不止這麼點。

直到下午他簽署了一張州牧府前往京師調取尚書檯戶部曹關於冀州土地卷宗的署令,他才醒悟過來,真正的大戲剛剛開始。

與這張署令一起離開州牧府的,還有關於調動常山郡郡尉高覽的手令。

不到一天時間,高邑本來只有數千守兵的地方,屯積了近兩萬軍士,隨時應對地方的暴動。

趙雲也被盧植臨時任命為兵曹從事,隨時護衛盧植和趙普的安全。

喜歡建安天下請大家收藏:()建安天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