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百一十四章 涼州風雲(6)

曹操的到來,屬實是在趙普的意料之外。

此時關於朝廷平復涼州的聲音仍然充斥著京師,但漢靈帝搖擺不定,便一直懸而未決。

所以,事實上出任涼州刺史的人選雖然大致已經可以確定是曹操,但畢竟不曾正式任命,所以一概文書等自然也沒有發到譙縣去。

想來,曹操身在譙縣,其實也一直在關注著京師的形勢變化,自己長途跋涉趕來了。

不過,這個歷史上的魏武帝倒是很有趣,明明是官宦之後,卻偏偏喜歡扮做隨從。

在安置好蔡邕父女之後,曹操、盧植、趙普以及趙雲坐在院中曬太陽飲茶。

趙普對曹操有些話是不吐不快的,所以,在簡單的寒暄之後,趙普便開口道:“想必孟德已經知道,我和盧使君已經舉薦你為涼州刺史,不知你可願意遠赴邊塞?”

曹操聞言正色道:“不瞞諸位,這正是操的平生志願,為漢徵西將軍。我此來京師不怕別人笑話,乃是想請先生和盧令君儘快敲定此事,操若為涼州刺史,必竭盡全力為朝廷平靖邊塞。”

趙普道:“只是有一件事,你可能還不知,聖上不欲勞師遠征,耗費錢糧,大將軍何進已經派遣黃門侍郎荀攸勸降了韓遂和邊章,如果你為涼州刺史,他們可能會是你的下屬,那些不甘心臣服朝廷的諸羌部落,也會是非常大的隱患,如果是這樣,你還願意前去嗎?”

在他的心中,是不太情願曹操去以身犯險的,畢竟風險大收益低,涼州一旦再起叛亂,首當其中的就是他這個涼州刺史,朝廷也會問責於他。

曹操顯然對此事還並不知曉,沉吟了一會,最後道:“此事確實在我意料之外,不過,倒是正合我意,若是涼州像冀州一般太平無事,那朝廷還要我曹操去涼州何用?”

他對涼州的情況不是沒有做過了解,事實上在他讀史書,以及研習註釋兵書時,甚至將歷史上涼州發生的西羌叛亂之事,都套用到兵書的戰術之中過。

那些大大小小的數十案例,他無不清楚有加。

這裡簡單說一下,後漢朝廷和羌人的戰爭。

大漢和羌人的戰爭,最早要追溯到前漢初年,那時羌族部落都臣服匈奴。

漢景帝時,羌族一支研的後代留何率種人請求歸附,為漢朝守衛隴西要塞。漢景帝歡迎遠方來降,把留何及其研種羌部落一齊遷居到隴西郡中,安排在狄道(今甘肅臨洮)、安故(今甘肅臨洮南)、臨洮(今甘肅岷縣)、氐道(今甘肅武山縣東南)、羌道(今甘肅舟曲北)五縣中,與漢人雜居,共同守衛西北邊防。

這是第一支遷居涼州,投降漢朝廷的羌人部落。

漢武帝時,大漢國力達到鼎盛時期,下令對河西用兵,匈奴人受到沉重打擊,渾邪王和休屠王部眾的投降使得羌人和漢朝發生了直接的接觸。

漢軍在河西驅逐匈奴的時候,也同時對諸羌施加了軍事壓力,逼迫他們向西遷移。由於匈奴渾邪王的內降和諸羌的西遷,使河西一帶成為真空。

漢武帝在河西設定郡縣以後,西羌和北匈奴被南北隔絕,不得通訊,兩者勾結對付漢朝已經特別困難了。

但是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九月,分佈在後世甘肅臨夏以西和青海東北一帶的先零羌和封養牢姐種羌盡釋前仇,結成同盟,再次與匈奴人相勾結,合兵十餘萬人,會攻漢朝的邊郡令居縣(今甘肅永登西北)和安故縣,包圍了槍罕(今甘肅臨夏東北),邊關告急。

漢武帝派將軍李息、郎中令徐自為率兵十萬人,在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十月,出兵討伐。經過強硬的軍事行動,解開槍罕之圍。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十月,漢軍平定了諸羌的叛亂。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