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百三十章 王允

歷史上曹操和荀彧的結局並不完美,甚至充滿了諸多的遺憾。

趙普希望在這一世,這兩個曾經彼此扶持的世之英雄可以同舟共濟,將漢室推向盛世。

朝中的局勢隨著盧植力薦重置護羌校尉,並舉薦劉備為護羌校尉人選而變得再次緊張起來。

曹操近來和趙普走的較近,這點很難瞞過何進,曹操獲封涼州刺史已經得漢靈帝劉宏允諾。

如果劉備再擔任司隸校尉,那麼涼州便全是受盧植一派轄制了。

誰都知道涼州的羌人部落是可供利用和驅使的強有力武器,護羌校尉加上涼州刺史,這被何進視為大威脅。

若非漢靈帝以涼州局勢不明為由,暫時否決了盧植的提議。

何進一派的朝臣們定然會提出異議,而且少不得在盧植主持尚書檯時,使力掣肘於他。

當然,兩個看似和和氣氣共錄尚書事的風雲人物,因為道不同,也是遲早會站在對立面的。

只不過經此一事,加快了這個節奏罷了。

漢靈帝否決復置護羌校尉一事,在趙普和盧植的意料之中。

其實在這次朝議前,兩人商議過先提議復置護羌校尉,再經由趙普私下向漢靈帝舉薦劉備。這樣起碼不會引發何進一派的警惕,增加復置護羌校尉的可能性。

但在經過斟酌之後,覺得假如護羌校尉不是得力的人員擔任,那麼復置的壞處甚至要遠大於好處。

比如護羌校尉被宦官一黨搶去,那麼這個肥差很可能會成為引發羌人再次叛亂的誘因,所以盧植才會同時提出,那麼會引起何進的極力阻撓。

在四月初,朝廷關於涼州刺史的人選終於下達了正式文書。

經過漢靈帝、大將軍何進以及盧植三人的聯同署名,任命曹操為涼州刺史,負責解決涼州境內戰後重建以及安撫百姓的一切事務。

同時改封韓遂為居延屬國都尉,邊章為張掖屬國都尉,北宮伯玉為破羌縣令。

所謂破羌是為金城郡治下的縣城,漢宣帝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設定,大致相當於後世的甘肅樂都縣,設定的緣由就是安置投降的羌人部落。

北宮伯玉出身湟水流域的胡人部落,而破羌縣就處在湟水流域,朝廷如此安置他的原因就在於告訴那些湟中義從胡,他們為漢室出的那份力,朝廷並沒有忘記。

至於韓遂和邊章兩人,將他們遠遠調開金城郡,則是出於防範,居延屬國和張掖屬國內雖然居住的大多也是羌胡部落,但是那些都是臣服漢室已久的內遷羌人。

甚至這些羌胡騎兵還是一部分被徵調進北軍五校這種禁衛軍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