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超附和道:“正是如此,子龍你先稍安勿躁,我們謀劃得當,你再動身不遲。”
趙雲被他們勸阻,認為所說確實有理,也就不再堅持。
不提常山郡那邊,周慎押解趙普回京的途中,行程非常緩慢,不過日行三四十里。
到了魏郡境內,竟然花費了近七日。
如果趙雲在當時果真追趕的話,到了此時應該就已經追上了。
周慎似乎已經破罐子破摔了,反正十五日內,他已經不可能將趙普押送進京了,那就隨心所欲,信馬由韁。
最先感到不安心的是黃蓋。
如此日行三四十里,明面上是因為趙普患有疾病,馬車不能疾行,以致旅途耽擱。
可他越來越覺得這周慎可能另有打算,至於有何打算那就不得而知了。
黃蓋曾追隨孫堅一同參與美陽之戰,考慮到三軍皆有封賞,而唯獨他周慎功過相抵,此刻多半會對盧使君有所怨懟。
進而將這怨恨發洩到與盧植有舊的趙普身上也不是不可能。
畢竟周慎在平叛之中,也有功勞,只因和宦官有所聯絡,便被剝奪所有功勞。
換誰可能都會意難平。
黃蓋因此私下和程磊、周倉商議,這周慎路途上會不會加害趙普,進而汙衊為路上為賊寇所殺。
程磊在軍中任職,深知朝廷雖對將軍的職許可權制頗為嚴苛,除了出征基本都會收回他們手中的軍權。
但各軍中仍然是派系林立的,若是想要找上幾百守口如瓶的心腹那也不難。
除卻忠勇之士願為大義而死之外,只要錢財封賞到位,總有人會甘願效忠的。
周慎所帶這些人係為禁軍,為執金吾袁所統領。
依他的為人應該不會加害趙普,但難保那些宦官們沒有收買這些隨行的軍士。
經黃蓋一提醒,存在這種可能。
但周倉並不贊同,他以為周慎如果真有讓禁軍加害趙普的想法,定然不會同意崔超將他們這伍軍士安插進來。
這不是自行給自己找麻煩嗎?
趙普如今大小算是名士,一百人畢竟人多口雜,若有一日走露了風聲。背後的人也難辭其咎,他不信趙忠會有如此愚蠢。
何況,這一百禁軍除非是軍中翹楚,否則有他們幾人在未必就能得逞。
唯一的可能,只有疏於防範,讓“真正”的賊寇殺了趙普。
如此只需要收買周慎一人就夠了。
喜歡建安天下請大家收藏:()建安天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