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南城縣遠在兗州,由兗州的縣吏提撥為一州刺史,何進也做不到。
大機率上他也許曾做過南城縣的縣吏,但因出身貧寒,升遷機會有限,他不得不去邊郡謀另一條出路。這個時代武人通常都只能走這條路。
平定縣的位置接近於南匈奴內遷的聚居地,護匈奴中郎將就駐紮在左近,這點可以解釋的通。此時的呂布有三十七八歲,依照呂布推算,丁原大機率得有五十多歲,在幷州他必然是已經廝混多年。
雖說丁原是呂布義父是為附會之說,但是他比呂布年齡大上不少卻是不爭的事實。
一個在邊郡廝混多年的驍勇之徒,關於驍勇這點不用疑惑,史籍都記載他勇敢有武力,善於騎射,可見他並不是一般的武人。
這等人物在就任幷州刺史之後,迅速組建自己的軍隊和勢力,才說的過去。
假如董卓看中他的才能,重用於他,而他並不知道自己有機會升任刺史,擔任執金吾的前提下,幫董卓迅速組建幷州兵馬是很有可能的。
畢竟他此刻大機率是懷才不遇很久了,得到重用必然會盡量施展自己的才能。
呂布是在他的賞識下才由一個軍候開始走向歷史舞臺的,這點《三國志·呂布傳》有記載:“刺史丁原為騎都尉,屯河內,以布為主簿,大見親待。”
張遼同樣是如此,《三國志·張遼傳》:“張遼字文遠,雁門馬邑人也。本聶壹之後,以避怨變姓。少為郡吏。漢末,幷州刺史丁原以遼武力過人,召為從事,使將兵詣京都。”
再加上此刻就在幷州刺史府擔任武猛從事的張楊,幷州人馬可謂是兵強馬壯了。
這讓趙普非常擔憂。
呂布驍勇無比不提,張遼是名列武廟七十二將的大人物。甚至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他比呂布和趙雲都還要厲害,董卓如果重用他們是非常危險的訊號。
可一個州刺史要徵辟自己的屬官,這點朝廷是無權干涉的。哪怕盧植此刻為驃騎將軍、尚書令,錄尚書事,他本人也是漢靈帝劉宏身邊的侍中,也是沒有理由制止州刺史組建自己屬官的。
在細思之後,趙普以為現在唯一能做的,就是要比丁原更早的發掘張遼。
至於呂布,他對呂布反覆無常一直觀感不好,雖勇猛無敵卻非是良將,如果董卓要重用那也就由他了。
張遼史籍記載為雁門馬邑今山西朔州市)人,聶壹的後人,也就是說他本姓聶而非張,但因為聶壹是“馬邑之謀”的發動者,其家族為了避怨而改為張姓。
關於“馬邑之謀”,這是漢武帝年間發生的一件大事,史載,在前漢元光元年即公元前134年),雁門郡馬邑一帶的豪商聶壹出於對匈奴的熟悉和對漢王朝邊患不息的焦慮,透過大行令王恢向漢武帝建議,和親之後漢朝已經取信於匈奴,只要誘之以利,必定能將之擊潰。
於是,早就有心對匈奴動武的漢武帝,採納了他們的建議。
但其過程卻並不盡如人意。
喜歡建安天下請大家收藏:()建安天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