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得回去了,”趙普嘆了口氣,吩咐眾人收拾行囊。
周倉道:“要不要我帶線人私下尋找一番?”
他深知這件事趙普籌謀已久,如此放棄委實是心有不甘。
“罷了,過些時日再來也就是了,沒有必要在這裡冒險。”趙普覺得這個時候最好還是按兵不動,再者周倉對勘探煤礦一無所知,留下也是徒勞無功。
眾人在趙普下令之後,一刻也沒有停留,自潞縣驛館出發,按原路返回常山郡元氏縣。
行至武安縣時,趙普內心有非常強烈的挫敗感,推遲到漢靈帝親自徵召的侍中一職不提,倘若董卓這場軍事行動是一場持久戰,拖上了兩三個月,那他今年修建武庫的計劃就要夭折一般了。
要知道在山區剿匪最是不易,董卓新官上任為了樹立威信沒有取得成效又怎麼肯善罷甘休?
等到了四五月份,董卓真的肅清了上黨郡內的黑山軍,他們探勘煤礦之舉就又要遇到搬運這樣的難題。
不管是動用常山郡還是上黨郡的軍士都是較為危險的舉措。
更不要提探勘煤礦也是非常耗費時間的,趙普畢竟不是專業的地質學學者,他所依仗的不過是後世的記憶,也就是上黨郡內那個縣內有煤礦這種資源。
具體在什麼地方,他也並不能肯定,可以說他需要一些運氣。
倘若探勘煤礦再花去三四個月,那就到了秋季,這一年也就過了大半了,剩下的搬運以及鍛造武器是無論如何也不可能在兩三個月就全部完成。
這還是建立在一切較為順利的前提下。
這期間再遇到董卓向黑山軍動武這等事,那可就真的一切休提了。
想到這裡趙普開始思索能不能讓董卓停止這次軍事行動,董卓動武的目的絕非是為了境內的安定,惠及於民,無非是立威而已。
那如果讓他達到立威的目的,是不是他就會停止呢?
很明顯,讓董卓達到立威的目的,只有一個,黑山軍部眾從上黨郡、太原郡撤出去。
這需要張燕的配合。
趙普嘆了口氣,這種讓張燕蒙受重大損失的行為,他怎麼會同意?而且他在未動武的情況下,直接向董卓妥協,又如何服眾?
這根本就是一個死局。
在為探勘煤礦之事一籌莫展的趙普,此刻還不知道,在深宮之中,有人已經將矛頭指向他了。
“你是說在盧植背後籌劃的人,不是司馬防、傅燮等人,而是身上常山郡的趙普?”趙忠負手而立,他的一側是一位年輕文士。
那文士拱手道:“不錯,之前在鄴城,也是此人勾結黑山軍,才導致趙爺身死。若能殺了此人,則這次朝中公卿們掀起的清君側行動定會胎死腹中。”
這文士正是趙虜的賓客許嵩。
喜歡建安天下請大家收藏:()建安天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