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6章 百壽

與此同時,腦海中資訊紛至。

更多相關資料也如潮湧般,從系統中挖掘出來。

百壽圖,起始於華夏曆史上的南宋。

地點是嶺南兩廣,一個叫百壽鎮的地方。

傳說,那裡曾有一口水井,鄰近居民飲用後,個個長命百歲,終生無疾。

後來卻因有人掘井取水,而至乾涸。

南宋紹定二年,時任當地永寧縣知縣,一個叫史謂的雅士,有感而發。

在自己壽辰當天,寫了一個巨大的壽字,並邀請縣內百名長壽老人也各寫一個小壽字,置於大壽字筆畫內。

然後僱請能工巧匠,將其鐫刻於水井旁一座天然巖洞內。

此事後來廣為流傳,不斷有文人雅士到此參觀,並效仿此法,書寫壽字,以求長壽寓意。

久而久之,那座巖洞便被人稱為百壽巖。

而這種以一百個小壽字組成一個大壽字的特殊書法藝術,也一直流傳下來,即為——百壽圖!

百壽圖始源於南宋,距今已有近千年。

除了祈求長壽這種民間傳統文化外,更重要的是,涵蓋了華夏數千年書法藝術。

要知道,組成大壽字的那一百個小壽字,並非一成不變。

而是要求字字各異,百字百樣,無一雷同!

論書體,篆、隸、楷、行、草,華夏書法五大書體,兼具齊全。

甚至還有甲骨文、商鼎文、石鼓文等先秦文字。

論書家,程邈、二王、唐四大家褚歐顏柳、宋四家蘇黃米蔡,乃至元趙孟頫,明董其昌。

歷朝歷代名家,各取所長。

論筆法風格,蝌蚪文、飛白書、星斗文、龍文等異形文字,琳琅滿目,更是屢見不鮮!

華夏文明五千年,書法佔其一半,本就有兩千多年曆史。

而一副百壽圖,幾可濃縮華夏書法千年演變,成為一部書法簡史!

也就是說,雖然百壽圖的起始年代是南宋。

但其中蘊含的文化價值,卻可以追溯到書法起源的先秦時期!

難怪……

這幅百壽圖尚未寫完,系統給的評估價值已極高:

【起始10點,上限未知!】

時間流逝,轉眼間已過近半個小時。

小女孩的作品還未完成。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一百個壽字,對任何一個書家而言,都不是易事。

更何況,既要保證每個字的字型、形狀不一,又要從容佈局,不影響大壽字的整體章法,更是難得。

小女孩畢竟體力有限,寫到後來,已不由額頭冒汗,筆桿顫抖,卻仍緊咬著嘴唇,盡力堅持。

一眾圍觀老人則面面相覷。

他們雖只是業餘愛好者,見識卻頗廣博,自然認得這傳說中的百壽圖。

事實上,這種不但寓意美好、更兼具極高藝術價值的作品,不僅他們,即便一些水平不低的大家或收藏者,也都趨之若鶩。

試想,一百個壽字做裱懸掛。

無論在內室客廳,還是商鋪中堂,那場面!

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