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祿妤是陳氏千挑萬選,好不容易才讓陳壘滿意的,怎麼可能會同意孫川的話,最關鍵的是,就算陳氏同意,陳壘也不可能會同意。
所以這件事就這麼不了了之了。
但讓當初的陳壘沒有想到的是。
雖然一件事告吹了,但他心心念唸的另外一件事,居然被項姝直接點破答應。
在孫川拒絕談婚論嫁之後,項姝直接與傳令官說——可以讓孫川幫忙著照看廣陵,前提是她可能會在廣陵長住,希望陳家之後多給他們一些便利。
這事對於陳氏來說,簡直比讓她去灑水還要簡單,所以直接就同意了祿妤的請求。
這也讓遠在揚州陳壘寬心很多。
至少不用太擔心廣陵的安危問題。
一個資深武道宗師,一個資深文道宗師,一個半步武道宗師,足以應付絕大多數事情。
眾人吃了一頓中飯,然後湯若洞以及莫海就去了丹陽,準備招兵事宜。
包括李其也跟了過去,若是有什麼壓不服的人,李其直接上去壓服他們。
一個未及冠的少年,都能打服你,那你還有什麼好說的?
若是還有可說的,那臉皮真不是一般的厚。
招兵的時候,一個文道宗師,一個武道宗師壓陣完全足夠,完全不怕遇上鬧事的。
所以陳壘也就沒有讓何魚一起去,讓他呆在府中,和他一起計劃著另外幾個郡招兵的事情。
九江以及會稽兩郡不用擔心,完全可以放手讓當地的郡守自己去做,畢竟這兩個郡的郡守都是自己人。
真正心煩的,是吳郡、豫章郡、廬江郡這三個郡。
這三個郡都是要陳壘自己派人過去,自己安排招人。
指望當地的郡守,還不如指望母豬上樹來的實在,一個個的都是牆頭草,你強他就投奔你,沒有一點兒原則可言。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至於這三個郡要招多少人,陳壘又取出筆和紙,細細思索。
吳郡治下有33萬戶,治下人口150萬,還是按照丹陽的比列,那吳郡也可以招兵2萬,向上可浮動6000人,向下浮動1500人。
至於廬江郡治下只有22萬戶,治下人口90萬,打算在廬江招1萬5千人,上下都可浮動3000人。
而豫章郡人口最多,治下有84萬戶,治下人口340萬,陳壘打算在豫章郡招兵5萬,上下都可浮動5000人。
陳壘計劃其他郡都招完以後,最後再從豫章郡招兵,這是一個極其繁瑣的事情,需要人手慢慢去處理。
並且陳壘打算,在丹陽招兵完畢之後。
他帶著丹陽兵一起去其他郡招兵,既能多點勞動力,還能順便練兵,可以說是一舉兩得!
“何叔,你派人去通知一下唐瑁以及李幹兩人,過段時間需要他們配合招兵。”
“陳爺,這兩個郡需要招多少人,要不要提前和他們說一說?”
陳壘思考了一會兒,覺得可以讓他們知道,所以又在紙上計算起來。
會稽郡治下有25萬戶,治下人口100萬,招個人沒有問題,上下都可浮動3000人。
九江郡治下有19萬戶,治下人口84萬,招個人問題不大,上下都可浮動2000人。
順帶一提,這個資料是陳壘在廣陵抽調的數百小吏,一個鄉、一個鄉的去走訪,花了半年時間才統計出來的,雖然上下可能會有偏差,但總體還是大差不差的。
很快,陳壘把這張寫的比較明白的表交給何魚看。
何魚瞅了一眼,把紙條拿到手中,細細的折了起來“等會小六子過來,我讓小六子給送過去?”
“可以!”陳壘言簡意賅的說道。
他在揚州久住,小六子作為他的‘生活助理’幫他處理大部分事情。
只是如今夏鏡成了他的小妾,要待在廣陵教子,侍奉陳氏,不然的話,她也是會跟過來的。
她如果跟過來,至少能幫陳壘解決一些生理問題。
幸好陳壘這一年忙的黑白顛倒,根本沒有時間想這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