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帽子,只要能夠裝的下溫暖的腦袋,不跑偏就行。
現在的大暖帽,都是有繩子的,到時候繩子一系,也不擔心掉了。
兔毛縫製的事解決了,溫暖就轉頭看大家炮製兔皮。
等學完,這天也不早了。
溫暖告別的熱情留飯的大娘,拎著空揹簍往知青點走去。
路上也有好奇的人詢問,溫暖是一點都沒隱瞞,就將自己這半天發生的事給說了出去。
等到了知青點,也讓不少知青們聽到了。
說起來,對於嚴寒,老知青比新知青更有體會。
所以在聽到溫暖說找了村裡人幫忙炮製兔皮後,他們也都動了心思。
當然,也不是人人都跟溫暖一樣,能夠逮到兔子。
所以,第二天就有人去村裡,直接找人幫忙縫製防寒用品。
至於原材料怎麼弄,這就不是知青該關心的事。
畢竟他們只換成品,不管過程。
而村裡人呢,只要錢到位,一切都好說。
於是,之後的幾天裡山上就有不少打獵的人。
而村裡的大娘們,出門聊天都得拿著兔毛什麼的,一邊聊天一邊縫製東西。
等幾天後,溫暖就等來了大娘送貨上門。
再一次見村裡人找溫暖,知青們就過去看了一下情況。
於是,就見到了溫暖定製的兔毛暖帽、兔毛手套和一雙兔皮毛絨鞋。
在溫暖檢視的時候,不少知青都上手摸了摸。
你別說,還真不錯。
這不,大娘都沒走出溫暖的房門,就接了好幾個知青的單子。
大多數的知青,一般情況是不會出門的。
不過,他們用不用的到防寒用品再說,有沒有才是問題。
所以,在溫暖收了自己的東西還有之前和大娘家換的兔子肉的錢票之後,大娘回家就召集家裡人開始新一輪的忙碌。
趕在年根前,他們一家都在圍著兔子轉。
送走了人,溫暖將自己的暖帽戴上試了試。
這帽子,還挺大。
溫暖的頭圍小,帶著暖帽,裡面還有些空間。
等溫暖將脖子那裡的兩根繩子一綁,暖帽瞬間就包圍住溫暖整個腦袋。
就連脖子那裡,也都圍的嚴嚴實實的。
大半的臉被暖帽這麼一遮,就留下了一雙眼睛和出氣的鼻子。
臉頰什麼的,都被處理過的柔軟的兔毛被遮擋著,是一點風都吹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