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無人防守的狀態下,林洛腳下其實還是有點活的。
但長谷部誠一旦認真防守,絕大多數的過人技巧都不太實用。
到頭來,林洛只是將變向拉球過人、油炸丸子、裡維利諾跨步過人等等,這些基礎過人技巧給練熟了而已。
牛尾巴,玩十次差不多有七次都會被長谷部誠斷下來。
彩虹過人,差不多十次能成功一兩次。
不過就算是成功了,也很容易招惹對手對自己犯規。
長谷部誠是林洛的頭號小迷弟,自然不會動手。
但其他人就不好說了。
至於克魯伊夫轉身、博格坎普轉身、麥吉迪轉身、馬賽迴旋之類的。
林洛也都能輕鬆施展出來。
但是成功率堪憂不說,還非常容易被斷球。
這些過人花式動作的成功率,差不多隻有20左右。
反倒是透過節奏變化,進行拉球、扣球、挑球過人這樣最基本的過人技巧,最為實用!
盤帶數值的提升,讓林洛腳下的步頻、球感直線上升。
數值上的提升,可以暫時暫緩。
反倒是這些技巧,林洛需要進行針對性的加強。
而隨著訓練的深入。
林洛這才體會到‘見縫插針’的作用。
它的存在。
極大程度上,彌補了林洛球商不足的短板!
足球,本質上就是時間與空間的遊戲。
影響空間變化的,是陣型、技戰術、主帥決策。
影響時間變化的,則是球員、裁判、天氣等等原因。
不論是中場組織者,還是前場的終結者。
在什麼時候傳球,在什麼時候射門。
這往往才是球員與球星之間,最大的不同。
在重生之前的林洛。
踢的也是中場,也是可以組織一二的‘中場組織核心’。
可那時踢球的他,鮮少會傳出什麼‘妙傳’。
有時候,明明自己都發現了傳球線路。
可一時的猶豫,就錯過了最好的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