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酉年和乙卯年是兩個特別有意思的年份,它們就像是自然界的“小調皮”,一邊玩著“熱化寒化”的遊戲,一邊還悄悄影響著咱們的身體健康呢!
想象一下,如果現在是乙酉年或者乙卯年,天空上掛著的是“陽明金”的牌子其實就是氣候偏乾燥啦),中間呢,是“少商金運”,聽起來就像是金子少了點,運氣也差點,但其實是指這一年的金氣也就是乾燥之氣)不夠旺盛。而地面呢,則是“少陰火”在燒,就像咱們冬天裡的小太陽,雖然溫暖,但有時候也會讓人覺得熱得受不了。
這時候,大自然就開始玩起了“熱化寒化勝復同”的遊戲。簡單來說,就是一會兒熱得你直冒汗,一會兒又冷得你直哆嗦,就像是在玩“冰火兩重天”的極限挑戰。這種氣候的劇烈變化,古人稱之為“邪氣化度”,意思就是邪氣對身體不好的氣)開始肆虐,影響咱們的身體平衡啦!
更有趣的是,古人還根據這些變化,預測了“災七宮”。別緊張,這裡的“七宮”可不是什麼神秘的宮殿,而是指身體的某個部位或者系統容易受到影響。具體是哪裡呢?咱們就不深究了,免得大家嚇得晚上睡不著覺。
接下來,咱們聊聊怎麼應對這些“邪氣”吧!古人說:“燥化四,清化四,熱化二”,這是什麼意思呢?其實就是告訴我們,這一年裡,乾燥和清涼的氣息會佔據主導,而熱的氣息則相對較少。所以,咱們得根據這個來調整飲食和藥物。
飲食上呢,可以多吃點滋潤的東西,比如雪梨、銀耳這些,讓身體保持水潤。藥物上呢,就得根據“上苦小溫,中苦和,下鹹寒”的原則來選了。聽起來很複雜,其實很簡單:
“上苦小溫”:就是吃點稍微帶點苦味,又能稍微溫暖身體的東西。比如,咱們可以自制一個“小溫暖茶”,材料就是黃連一點點,因為黃連很苦,但清熱效果好)加上幾片生薑生薑能溫暖身體)。黃連大約3克,生薑切片5克,泡成茶,喝起來既有點苦又帶著姜的溫暖,是不是很特別?
“中苦和”:就是吃點帶點苦味,但又能調和身體的東西。比如,咱們可以來個“中和湯”,材料就是黃芩清熱燥溼)和甘草調和藥性)。黃芩大約10克,甘草5克,煮成湯,喝起來苦苦甜甜的,像是在喝一杯特別的“人生哲理”。
“下鹹寒”:就是吃點帶點鹹味,又能清熱的東西。比如,咱們可以來個“清涼海鮮粥”,材料就是海帶鹹味,清熱)和大米養胃)。海帶一小把,大米50克,煮成粥,吃起來既有海的味道,又能清熱解暑,是不是很愜意?
有那麼兩年,一個叫丙戌聽起來像是“餅乾”和“惡狗”的結合體,但實際上是天符年的代號哦),另一個叫丙辰歲嗯,可以理解為“冰淇淋生日”,同樣也是個特別的年份標誌),這兩個年份啊,它們的天氣地氣可有點意思!
首先,咱們抬頭看看天,哦不對,是看看那年的“上太陽水”。這可不是說太陽變成了水做的,而是指那年天上的氣候特點偏向於“水”的屬性,用咱們現代話來說,就是雨水多,溼度大,感覺空氣中都能擰出水來。古人說這是“寒化六”,意思呢,就是這寒氣啊,嗖嗖地往上漲,冷得你直打哆嗦,得穿成個才行!
再瞅瞅地底下,那時候的地球媽媽,哦不,是“中太羽水運”,簡單說就是地下水啊、河流啊都特別活躍,溼氣重得跟泡溫泉似的。古人稱之為“雨化五”,就是說雨水那個充沛啊,簡直就是天公作美,給大地洗了個痛快澡。但別忘了,這雨可不是溫柔的春雨綿綿,而是帶著點寒意的秋雨蕭瑟。
咱們踩踩腳下的這片土,“下太陰土”,就是那會兒的大地啊,感覺像是被凍硬的黃油,硬邦邦的,寒氣逼人。古人說這是“正化度”,意思是自然界的這些變化都是按規矩來的,該冷就冷,該溼就溼,一點不含糊。
那麼,面對這樣的天氣,咱們的老祖宗們是怎麼調養身體的呢?他們說了:“其化上苦熱,中鹹溫,下甘熱,藥食宜也。” 這句話翻譯過來就是:
“上苦熱”:天氣太溼冷?來點苦味且能發熱的食物或藥物,比如苦瓜炒辣椒,雖然聽起來有點黑暗料理,但吃了保證你從頭暖到腳!
“中鹹溫”:地下水溼重?那就來點鹹味又帶點溫性的食物,比如鹽水煮花生,既解饞又祛溼,兩不誤!
“下甘熱”:大地寒氣逼人?別急,來點甘甜又溫熱的食物,比如紅糖薑茶,暖胃又暖心,讓你的小宇宙瞬間燃燒起來!
說到藥方,咱們不得不提一句,古代的藥方啊,那可都是講究個“君臣佐使”,就像是一支足球隊,有前鋒主攻)、中場輔助)、後衛調和)和門將穩定),相互配合才能贏球。藥方製作咱們就簡單舉個例子吧,比如一個“祛溼暖心湯”: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主角君藥):生薑50克暖胃驅寒,就像球隊裡的前鋒,直接衝擊寒氣)
輔助臣藥):紅棗20克,枸杞10克甘甜滋補,像中場球員,傳球給前鋒,同時給隊伍加油打氣)
調和佐藥):陳皮5克理氣化溼,就像後衛,確保隊伍內部順暢,不讓溼氣搗亂)
穩定使藥):炙甘草10克調和藥性,像門將,守住最後一道防線,保證湯藥溫和不傷人)
把這些材料一股腦兒扔進鍋裡,加水煮沸,轉小火慢燉半小時,一碗熱騰騰的“祛溼暖心湯”就完成了!喝下去,保證你從頭到腳都暖和和的,連心情都跟著明媚起來!
至於脈象嘛,古人講究“望聞問切”,其中“切”就是摸脈。在那樣的年份,人的脈象可能會顯得“沉遲”,就像是冬天的河水,流得慢,摸起來涼涼的。這時候啊,你就得注意保暖,多吃上面提到的那些暖身食物,讓身體的小河流重新歡快地流淌起來。
話說在丁亥年和丁巳年,這倆年份可不簡單,它們被古人稱為“天符”之年,就像是上天親自蓋章認證的特殊年份,註定要有點不一樣的事兒發生。這不,自然界的五行運轉也玩起了“搖滾樂”——上面是天上的厥陰風木咱們可以理解為天空中的風元素特別活躍,就像搖滾樂裡的吉他獨奏,那叫一個激昂),中間呢,是地上的少角木運木運嘛,就是植物生長的力量,少角就像是輕柔的吉他伴奏,和上面的厥陰風木比起來,算是溫和多了),而下面則是少陽相火想象成舞臺上的聚光燈,火熱火熱的,給這場音樂會增添了不少熱情)。
這時候,自然界的“清化”可以理解為清新的氣息)和“熱化”熱浪滾滾)就像是在開演唱會,你來我往,互相pk,場面那叫一個熱鬧。而且啊,這種變化還不是一般的,它是“勝復同”,意思就是這兩種力量你贏一局我贏一局,平局收場,簡直就是自然界的“和平使者”。但別忘了,這背後可是“邪氣化度”在搗鬼,就像是演唱會上的小插曲,雖然不影響大局,但也讓人印象深刻。
說到影響,這不,連八卦裡的“三宮”咱們可以想象成演唱會現場的vip座位區)都遭殃了,得小心點兒哦!不過別擔心,大自然有它的平衡之道。風化風的影響)是3分,火化火的影響)是7分,這叫做“正化度”,就像是演唱會的節目單,安排得明明白白,一切都在掌控之中。
接下來,咱們說說怎麼應對這種情況。根據古人的智慧,這時候的飲食和藥物得跟上節奏。上面風大,咱們就用點辛涼的東西來“鎮壓”,比如薄荷茶,清涼又提神;中間木運溫和,咱們就用點辛和的東西來調和,比如生薑紅糖水,既暖胃又驅寒;下面火大,咱們就用點鹹寒的東西來“滅火”,比如海帶湯,清熱又解毒。這簡直就是一場味蕾上的“搖滾音樂會”,邊吃邊調理,多有趣呢!
不過,說到穴位和方劑,咱們可得來點乾貨了。假設有個“搖滾穴”——啊不,是“調和穴”,比如“太沖穴”這可是疏肝解鬱的好幫手,就像是給心情開個“通風口”),多揉揉,保證你心情舒暢,不被外面的“風火輪”影響。
至於方劑嘛,咱們有“搖滾平衡湯”呀!材料如下:
薄荷10克代表辛涼,讓腦袋清醒如晨露)
生薑15克代表辛和,暖胃又暖心)
海帶20克代表鹹寒,清熱解暑小能手)
枸杞5克來點甜的,調和一下口味,也補補身體)
菊花5克清肝明目,免得被“風火輪”閃瞎眼)
製作方法超簡單:把所有材料洗乾淨,丟進鍋裡,加水沒過材料,大火煮沸後轉小火煮20分鐘,然後就可以享用啦!這湯不僅好喝,還能幫你調節身體,讓你在“天符”之年也能保持最佳狀態,簡直就是“養生搖滾”的代表!
至於脈象嘛,咱們也來聊聊。想象一下,如果這時候你去看中醫,大夫可能會說:“哎呀,你這脈象啊,就像是搖滾樂的節奏,時而急促,時而舒緩,得好好調理調理。”別擔心,咱們剛才說的“搖滾平衡湯”就是調理的好幫手,喝上幾碗,保證你的脈象也能變得“和諧”起來,不再那麼“搖滾”。
有那麼一年,叫做戊子年聽起來就像是“魔力無邊”的年份),還有一年呢,叫做戊午年嗯,感覺像是“馬到成功”的加強版)。這兩年可不簡單,它們分別是“天符”和“太一天符”的年份,聽起來就像是上天給了大地兩個大大的“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