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個叫做“辛卯”和“辛酉”的年份,這倆年份啊,就像是孿生兄弟,天文氣象上都特別合拍。那時候的天,可不簡單,它遵循著一種叫做“上陽明金,中少羽水運,下少陰火”的宇宙大法則。聽起來是不是很高大上?別急,咱們慢慢拆解。
首先,“上陽明金”,咱們可以理解為天空像是鍍了一層金色的光輝,這金光閃閃的可不是金子哦,而是代表著那時候的氣候乾燥、清爽,有點像秋天的感覺。接著,“中少羽水運”,說的是雨水稀少,水運不暢,就像是老天爺忘了給大地澆水,乾旱得很。最後,“下少陰火”,則是說地底下藏著股小火苗,雖然不大,但足夠溫暖,讓冬天不至於太冷,夏天呢,又添了幾分熱情。
這一年啊,雨水和風都特別有規律,就像是自然界在按照一個精密的劇本在表演,風雨雷電,各司其職,互不干擾,連“勝復”也就是自然界的自我調節機制)都同步進行,真是和諧得讓人羨慕。不過呢,這也暗示了一種“邪氣化度”的現象,就是說,如果這種平衡被打破,可能會有小災小難找上門,比如干旱、水患之類的,不過別擔心,咱們中醫可是有辦法應對的。
接下來,咱們說說這“清化九,寒化一,熱化七”,聽起來像是調配雞尾酒的比例,其實是描述那一年氣候的“正化度”。清涼的空氣佔了九成,寒冷只有一成,而溫暖則佔了七成,這比例,簡直是自然界的完美調和!
那麼,面對這樣的氣候,咱們該怎麼吃呢?古人說了,“其化上苦小溫,中苦和,下鹹寒”,翻譯成大白話就是:上面的乾燥天氣,吃點略帶苦味又稍微溫暖的食物,比如苦蕎茶配上一點薑絲;中間乾旱少雨,就得吃點中和性質的,比如小米粥,既不過分寒也不熱;至於地下的那點小火苗,來點鹹寒的食物降降火,比如海帶湯或者涼拌黃瓜,清涼又爽口。
說到藥方,咱們可以舉一反三,比如針對乾燥,咱們可以自制一個“潤肺小能手”湯。材料嘛,就是百合15克大約一小把),銀耳10克一朵中等大小),雪梨半個切塊,冰糖適量。把這些材料放進鍋裡,加水沒過食材,小火慢燉個半小時,一碗滋潤心脾的湯就成了,保證你喝完之後,整個人都水潤潤的!
至於脈象嘛,咱們可以想象,在那樣的氣候下,人的脈象可能也會受到影響,變得有點“乾巴巴”的,就像是久旱逢甘霖前的土地,缺乏生機。這時候,咱們中醫的望聞問切就派上用場了,透過脈象的細微變化,醫生能判斷出你的身體是否需要更多的滋潤,還是該調整一下飲食,多吃點“水噹噹”的食物。
話說在壬辰年和壬戌年啊,那時候的天地間可熱鬧了,簡直就是一場大自然的交響樂!咱們先說說這“上太陽水”,聽起來是不是像某個超級英雄的名字?其實它指的是天上的氣候特點,那時候啊,天氣冷得跟冰箱似的,寒氣逼人,咱們就叫它“太陽水”的寒化作用,強度是六顆星!想象一下,你穿著短袖在北極的感覺,對,就是那個味兒!
接著是中太角木運,這個聽起來像是某個武俠小說裡的秘籍吧?其實它是說自然界的風力,那時候的風啊,大得能把你的髮型吹成爆炸頭,風力指數高達八級!走在街上,你得時刻準備變身“風中凌亂”的代言人。
再來說說下太陰土,這個就比較接地氣了,指的是那時候的雨水情況,雨水適量,剛好夠滋潤大地,不多也不少,雨化指數五顆星,就像是溫柔的春雨綿綿,滋潤著萬物,讓大地媽媽笑得合不攏嘴。
好了,說了這麼多,咱們來點實際的,怎麼應對這樣的氣候呢?古人有智慧啊,他們給出了藥食建議,咱們來看看:
“上苦溫”,說的是吃點苦而溫的食物,比如苦瓜炒牛肉,苦瓜是苦的,牛肉是溫補的,兩者一結合,既能去火又能暖身,是不是感覺自己瞬間變成了養生小達人?
“中酸溫”,這是要我們吃點酸而溫的東西,比如檸檬蜂蜜水,酸酸甜甜,還能暖胃,簡直就是冬日裡的小太陽嘛!不過,記得別放太多蜂蜜,不然甜到牙疼可別怪我沒提醒你哦!
“下甘溫”,說的是吃點甘甜而溫的食物,比如紅棗枸杞粥,紅棗甜甜的,枸杞又是溫補的,一碗下肚,整個人都暖洋洋的,感覺像是被溫暖的大擁抱包圍著,幸福感爆棚!
說到這,你們是不是已經迫不及待想要嘗試這些“古代配方”了呢?別急,我還有更精彩的!
在古代,醫生還會根據脈象來判斷病情,咱們也來學學,不過我會盡量讓它變得有趣一些。想象一下,你的脈象就像是你的私人天氣預報員,如果脈象跳得跟兔子一樣快,那就是“疾脈”,說明你體內可能有些“小火苗”,得降降溫了;如果脈象慢得像蝸牛,那就是“遲脈”,可能是身體有點“懶羊羊”,得加把勁動一動啦!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當然,古代還有很多複雜的脈象,比如“滑脈”,聽起來就像是手指在冰面上滑行一樣順滑,這通常是懷孕的象徵,恭喜你要當爸爸媽媽啦!
想象一下,如果時間有顏色,癸巳年和癸亥年可能就是那種帶著一點點神秘綠的藍色調,為啥這麼說呢?因為這兩個年份啊,都對應著“上厥陰木,中少徵火運,下少陽相火”的五行配置。聽起來是不是很高大上?別急,咱們慢慢拆解。
首先,“上厥陰木”,咱們可以理解為頭頂上的那片“綠色天空”,對應到中醫裡,就是肝經的事兒了。肝嘛,大家都知道,是“將軍之官”,喜歡條達、疏洩,就像是大自然裡的樹木,需要陽光雨露才能茁壯成長。所以,癸巳、癸亥年,咱們得對肝好點兒,別讓它憋屈了。
“中少徵火運”,這說的是咱們身體裡的“小火爐”——心火。不過這裡的火可不是熊熊烈火,而是那種溫柔的、恰到好處的溫暖。心火弱了,人就顯得沒精打采;火大了,又容易煩躁失眠。所以啊,這一年裡,咱們得學會調節心情,別讓心火太旺,也別讓它滅了。
至於“下少陽相火”,咱們可以理解為下半身的“活力源泉”。少陽嘛,就是初升的太陽,溫暖而充滿希望。相火呢,就像是身體裡的小助手,幫助咱們消化、吸收、排洩,保持身體的正常運轉。這一年,咱們得好好照顧下半身,別讓“小助手”們累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