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閒來無事,就去找他的老朋友岐伯聊天。黃帝說:“岐伯啊,我聽說這針灸之道可是一門大學問,得通曉十二經絡的起始和終結,還得知道絡脈都往哪兒拐,五俞穴都留在啥地方,六腑和經絡是怎麼勾結在一起的,還有啊,這四季變化跟經絡有啥關係,五臟六腑在經絡裡都溜達到哪兒去了,穴位之間的距離、深淺,還有它們各自的高低位置,這些我都想知道,你給我講講唄。”
岐伯一聽,樂了,說:“哎呀,黃帝啊,你這是要給我出難題啊。不過呢,既然你問了,那我就給你講講這肺經的事兒吧,畢竟肺是咱人體的嬌髒,得好好愛護。”
黃帝一聽,眼睛一亮,說:“好呀好呀,趕緊的,別賣關子了。”
岐伯清了清嗓子,開始了他爆笑又詳細的講解:“首先啊,咱說這肺經,它可是從手上的少商穴開始的。少商穴在哪兒呢?就在你大拇指指甲蓋兒內側的那個角上,就像是大拇指戴了個小綠帽子似的,這地方就是肺經的起點,中醫裡管它叫‘井木’。為啥叫井木呢?因為井就是水的源頭嘛,木又代表生長,所以這裡就是肺經氣血開始生髮的地方。”
黃帝一聽,笑得前仰後合,說:“岐伯啊,你這比喻可真夠形象的,不過我還是聽懂了。”
岐伯接著說:“然後呢,這氣血就從少商穴溜達到了魚際穴。魚際穴在哪兒呢?你把手掌攤開,看看大拇指下面那塊肉嘟嘟的地方,就像一條小魚兒趴在那兒似的,這地方就是魚際穴了。魚際穴在中醫裡是‘滎’穴,滎就是小溪流嘛,所以這裡的氣血就像小溪一樣流淌。”
黃帝一聽,又樂了,說:“岐伯啊,你這穴位名稱解釋得可真夠接地氣的,我都能想象出小魚兒在手掌上游來游去的畫面了。”
岐伯笑了笑,繼續說:“接下來啊,這氣血就流到了太淵穴。太淵穴在哪兒呢?你順著魚際穴往後摸,大約一寸的地方,有個凹陷的小坑兒,那兒就是太淵穴了。太淵穴在中醫裡是‘俞’穴,俞就是運輸的意思嘛,所以這裡就像是肺經氣血的一箇中轉站,把氣血輸送到全身各處。”
黃帝一聽,點了點頭,說:“嗯,這解釋挺到位的,我都能想象出氣血在這兒排隊等候運輸的畫面了。”
岐伯接著說:“然後呢,這氣血就沿著經渠穴流淌。經渠穴在哪兒呢?你順著太淵穴往手腕方向摸,摸到那個跳動的脈搏,那兒就是經渠穴了。經渠穴在中醫裡是‘經’穴,經就是道路的意思嘛,所以這裡就像是肺經氣血的一條主幹道,氣血在這裡暢通無阻地流淌。”
黃帝一聽,哈哈大笑,說:“岐伯啊,你這解釋讓我感覺像是在給氣血修路似的,真是太有趣了。”
岐伯也笑了,說:“最後啊,這氣血就流入了尺澤穴。尺澤穴在哪兒呢?你把手臂彎曲起來,看看肘窩那兒有一條大筋,大筋的外側有個凹陷的地方,那兒就是尺澤穴了。尺澤穴在中醫裡是‘合’穴,合就是匯聚的意思嘛,所以這裡就像是肺經氣血的一個大水庫,把氣血都匯聚起來,然後輸送到全身各處。”
黃帝一聽,拍了拍手,說:“岐伯啊,你這解釋真是太棒了,我都能想象出氣血在這兒開派對的畫面了。”
岐伯笑了笑,說:“所以啊,黃帝啊,這肺經就像是咱們人體裡的一個快遞系統,把氣血從起點少商穴一直送到終點尺澤穴,中間還經過了好幾個中轉站和主幹道,保證了咱們人體的正常運轉。”
黃帝一聽,連連點頭,說:“岐伯啊,你這解釋真是太形象了,我現在對肺經有了更深入的瞭解了。”
岐伯說:“不止如此啊,黃帝。這肺經還有好多的作用呢。比如說啊,你感冒了咳嗽了,就可以揉揉少商穴,它能幫助你發散肺氣,緩解咳嗽。還有啊,你要是覺得胸悶氣短了,就可以揉揉太淵穴和經渠穴,它們能幫助你疏通肺氣,讓你感覺呼吸順暢多了。當然了,尺澤穴也是個寶貝啊,它能幫助你調節肺氣,治療一些肺部的疾病。”
黃帝一聽,眼睛又亮了,說:“岐伯啊,你這肺經的知識可真是豐富啊,我得好好學學。”
岐伯笑了笑,說:“黃帝啊,你學不學都行,關鍵是要記住啊,咱們人體的經絡穴位都是寶貝啊,它們能幫助咱們調節身體、預防疾病、治療疾病。所以啊,咱們平時就要好好愛護它們、保護它們、運用它們。”
最後啊,咱們再回顧一下這肺經的穴位吧:少商穴——大拇指指甲蓋兒內側的角上;魚際穴——大拇指下面肉嘟嘟的地方;太淵穴——魚際穴往後一寸的凹陷處;經渠穴——太淵穴往手腕方向跳動的脈搏處;尺澤穴——肘窩大筋外側的凹陷處。這些穴位啊都是肺經上的寶貝啊,大家可得好好記住它們哦!
黃帝對岐伯說:“嘿,岐伯,我這心裡頭啊,老是琢磨著咱們人體的手少陰心經是怎麼個走法,你能不能給我說道說道?”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岐伯一聽,嘿,這黃帝今兒個是來對地方了,便捋了捋他那飄逸的鬍鬚,慢悠悠地說:“得嘞,黃帝大人,您這問題問得好,咱們這就來一場說走就走的‘心經之旅’!”
岐伯清了清嗓子,開始了他的講解:“這手少陰心經啊,它可是個深藏不露的高手,起點就在咱們的中衝穴。中衝穴在哪兒呢?就在你小手的中指最尖端,那可是個‘井木’之地,就像是心經這條河流的源頭,清澈見底,活力滿滿。想象一下,你輕輕一按,就像開啟了水龍頭,心經的氣血就汩汩而出,是不是很帶感?”
黃帝一聽,眼睛一亮:“哦?這麼說來,中衝穴就像是心經的大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