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官針篇第七(三)

黃帝問岐伯:“岐伯啊岐伯,你說這針灸刺法,到底有啥奧秘啊?能不能給我這個門外漢講講?”

岐伯一聽,嘿,這問題有意思,於是他就慢悠悠地開口了:“黃帝啊黃帝,你這問題問得好!針灸刺法啊,那可是咱們老祖宗傳下來的寶貝,深不可測啊!來來來,我給你細細道來。”

岐伯清了清嗓子,接著說:“你看啊,咱們人體裡的脈絡,那可是個神奇的地方。有的脈深得很,藏在肉裡頭,你看不見摸不著,對吧?這時候呢,你要是想刺它,就得講究技巧了。你得輕輕地、悄悄地把針插進去,然後呢,別急著拔出來,得讓它在裡面多待會兒。為啥呢?因為你要等啊等,等到那脈氣被你引匯出來了,這才算成功。這就好比釣魚,你得有耐心,不能急躁,不然魚兒可就跑了哦!”

黃帝一聽,點了點頭:“哦~原來是這樣啊,那要是脈比較淺呢?”

岐伯笑了笑:“脈淺啊?那更得小心了!你不能隨便就刺下去,不然可就把好人家的脈給弄傷了。你得先用手按一按,找到那個脈的準確位置,然後啊,你得用力按住它,讓它暫時‘休克’一下,這時候再刺,那就萬無一失了。而且啊,刺的時候你還得注意,千萬別讓那些精華的東西流出來了,咱們只要把那些不好的邪氣趕跑就行啦!”

黃帝一聽,眼睛一亮:“哇,原來針灸刺法還有這麼多門道啊!岐伯,你這簡直就是人體探險家啊!”

岐伯擺了擺手:“哪裡哪裡,我這也是前人的智慧加上自己的一點小琢磨罷了。不過話說回來,針灸這東西啊,看似簡單,實則深奧得很。你得先了解人體的構造,知道每條脈絡的走向和特性,然後才能對症下藥,手到病除。不然啊,你就算刺得再準,那也是瞎貓碰到死耗子,碰運氣罷了。”

黃帝有一天突發奇想,對著身邊的岐伯說:“嘿,岐伯,我聽說有個叫‘三刺’的針灸秘籍,能不能給我說道說道?這玩意兒到底藏著啥驚天大秘密啊?”

岐伯一聽,心裡那個樂呵,心想這黃帝大爺平時治理國家一本正經,沒想到對針灸也這麼感興趣。於是,他捋了捋長鬍子,慢悠悠地說:“哎喲,黃帝,您這可是問到點子上了。所謂‘三刺’,那可是咱們中醫針灸裡的絕活兒,專門對付那些藏在身體裡的妖魔鬼怪——邪氣啥的。”

黃帝一聽,眼睛立馬亮了:“快說快說,這‘三刺’到底怎麼個刺法?”

岐伯清了清嗓子,開始了他的爆笑講解:“咱們先說這第一刺啊,就像是給面板撓癢癢,但可不是真的撓,而是要淺淺地刺一下,把表皮的陽氣給透出來。您想啊,陽氣足了,那些躲在表皮的小惡魔——陽邪,不就嚇得屁滾尿流,趕緊逃跑了嘛!這一刺,咱們就叫它‘逐陽邪淺刺法’,聽著就霸氣側漏,對吧?”

黃帝一聽,哈哈大笑:“有趣有趣,繼續繼續!”

岐伯接著說:“這第二刺呢,咱們就得稍微用點勁兒了,得把針往肌肉層裡送一送,但也不能太深,得在肌肉和肌肉之間的縫隙外徘徊。這一刺的目的,是要把那些藏在肌肉裡的陰邪給逼出來。您想啊,這肌肉層就像是陰邪的小窩,咱們輕輕一攪和,它們還能待得住嗎?這一招,咱們就叫它‘逼陰邪中刺法’,聽著就讓人心裡直癢癢,想試試!”

黃帝笑得前仰後合:“岐伯啊岐伯,你這講解真是絕了!那第三刺呢?是不是得來個終極一擊,把那些頑固的邪氣一網打盡?”

岐伯點頭如搗蒜:“對對對,您說得太對了!這第三刺,那可是咱們的大招,得深深地刺入,直達分肉之間,也就是肌肉纖維的深層。這時候,您就會感覺到一股神奇的力量,那就是咱們說的‘谷氣’。這谷氣啊,就像是身體裡的正能量,它一出來,那些殘留的邪氣就徹底沒轍了,只能乖乖投降。這一刺,咱們就叫它‘引谷氣深刺法’,聽著就讓人熱血沸騰,是不是?”

黃帝聽得那叫一個過癮,拍著手說:“岐伯啊岐伯,你這講解真是讓我大開眼界!不過話說回來,這‘谷氣’到底是個啥玩意兒?為啥這麼神奇?”

岐伯微微一笑,開始賣起了關子:“這谷氣啊,可是個好東西,它就像是咱們身體裡的營養快線,能給身體加油打氣。針灸的時候,只要把這谷氣給引出來,那身體就能源源不斷地獲得能量,自然就能打敗那些邪氣了。不過話說回來,這谷氣可不是那麼好引的,得靠咱們針灸師的手藝和感覺,說白了,就是得靠緣分!”

黃帝一聽,頓時來了興趣:“緣分?這麼說來,這針灸還得看天意了?”

岐伯擺擺手:“也不能這麼說。天意是一部分,但更重要的是咱們針灸師的手藝和經驗。就像炒菜一樣,同樣的食材,不同的人炒出來的味道就是不一樣。針灸也是如此,同樣的穴位,不同的針灸師刺出來的效果也是千差萬別。所以啊,要想引谷氣,除了靠緣分,還得靠咱們針灸師的真本事!”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黃帝聽得連連點頭:“原來如此,原來如此!看來我這黃帝也得好好學學了,不然哪天身體不舒服了,還得求著你們針灸師給扎幾針呢!”

岐伯一聽,連忙擺手:“黃帝,您這可是太客氣了。咱們中醫針灸啊,那可是為人民服務的行業,您要是哪天不舒服了,咱們肯定得義不容辭地給您扎幾針,保證讓您舒舒服服的!”

黃帝一聽,哈哈大笑:“好!好!有岐伯這句話,我這心裡就踏實多了!來來來,咱們再聊聊這針灸的其他妙處……”

就這樣,黃帝和岐伯你一言我一語地聊了起來,從針灸的奧秘聊到了中醫的智慧,從身體的健康聊到了人生的哲理。他們的故事啊,就像是一罈陳年老酒,越品越有味兒,讓人回味無窮。

咱們再說說這“三刺”啊,它可不僅僅是針灸上的一個技巧,更是咱們中醫智慧的體現。它告訴咱們啊,做事兒得有耐心、有步驟、有方法。就像咱們平時遇到問題一樣,不能一股腦兒地往上衝,得先冷靜分析、找出問題所在、然後一步一步地解決它。這“三刺”啊,就像是咱們解決問題的一個模板,讓咱們在面對困難時能夠更加從容不迫、遊刃有餘。

黃帝找到了岐伯,問了一個超級嚴肅的問題:“岐伯啊,我聽說針灸這東西挺玄乎的,能不能給我講講用針的講究啊?”

岐伯一聽,立馬擺出一副老中醫的架勢,慢條斯理地說:“哎呀,陛下啊,這用針可不是鬧著玩的。你得先知道年份的變化、氣血的盛衰,還有人體虛實的來龍去脈,不然的話,你這針灸大夫可就當不合格啦!”

黃帝一聽,眉頭緊鎖,心想:“這岐伯老頭兒,說話怎麼這麼繞呢?就不能簡單明瞭地說清楚嗎?”不過,黃帝畢竟是個聰明人,他很快就從岐伯的話裡聽出了一絲門道。於是,他決定讓岐伯用更接地氣、更幽默的方式給他講解一下針灸的講究。

岐伯一看黃帝這表情,就知道他心裡在想什麼。於是,他清了清嗓子,開始了一段爆笑針灸講解。

“陛下啊,你知道嗎?這針灸啊,就像是咱們做飯炒菜一樣,你得先準備好食材,也就是咱們人體的穴位。但是,光有食材可不行,你還得知道火候和時間,不然的話,炒出來的菜不是糊了就是生了,對吧?”

黃帝一聽,點了點頭,心想:“這岐伯老頭兒,還挺會比喻的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