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經筋篇第十三(四)

話說有一天,黃帝閒來無事,突然對岐伯說:“嘿,岐伯老兄,我最近對手太陽之筋特別感興趣,你給我講講它的道理唄?”岐伯一聽,心想這黃帝又開始琢磨人體奧秘了,於是笑眯眯地說:“得嘞,黃帝大人,我這就給您說道說道。”

岐伯清了清嗓子,開始娓娓道來:“這手太陽之筋啊,它可是個神奇的存在。它從小指頭上開始,就像一根細細的線,一直往上走。您想啊,咱們的小指頭,平時雖然不怎麼起眼,但這筋脈可是從這兒起源的。它先在小指頭上打了個結,就像咱們繫鞋帶一樣,然後順著手腕往上走。這手腕啊,就像是筋脈的必經之路,它得從這兒經過,才能繼續往上攀登。”

“接著呢,這筋脈就沿著咱們手臂的內側,一直往上走。它走到肘關節內側那個尖尖的骨頭後面,又打了個結。您要是彈一下這兒,嘿,小指頭上都會有感覺,就像是觸動了遙控器一樣。然後啊,這筋脈就一頭扎進了腋下,就像是找到了自己的老窩一樣。”

黃帝聽得津津有味,忍不住插嘴道:“這筋脈還挺有意思的,那它接下來去哪兒了呢?”

岐伯接著說:“別急,這筋脈還有分支呢。一支從腋下往後走,繞到肩胛骨那兒,就像是爬山一樣,順著山脊往上攀。然後啊,它又沿著脖子出走,走到了太陽經的前面,在耳後那個完骨穴那兒打了個結。您知道完骨穴在哪兒嗎?就是耳朵後面那塊凸起的骨頭下面,按上去酸酸的地方。”

黃帝摸了摸自己的耳後,點了點頭:“嗯,知道了,那另一支呢?”

岐伯笑道:“另一支啊,更厲害了,它直接鑽進了耳朵裡。還有一支直的,從耳朵上面出來,下到下巴那兒,又連上了眼睛的外眼角。您說這筋脈是不是四通八達,到處都是它的身影啊?”

黃帝哈哈大笑:“還真是,那它要是出了問題,人會怎麼樣呢?”

岐伯收斂了笑容,認真地說:“這筋脈要是出了問題,那可就麻煩了。小指頭、肘關節內側、腋下、腋後、肩胛骨、脖子,這些地方都可能會疼。就像是人體裡的交通堵塞一樣,哪兒都不舒服。特別是耳朵,可能會嗡嗡作響,疼得要命。有時候啊,連下巴和眼睛都會受影響,疼得睜不開眼,得好一會兒才能緩過來。”

黃帝皺了皺眉:“這麼嚴重啊,那怎麼治療呢?”

岐伯說:“治療啊,得用燔針劫刺。就是用燒紅的針快速刺入穴位,以病人的感覺為準。哪個穴位疼,就刺哪個穴位。就像是給身體裡的交通堵塞開個綠燈一樣。要是腫得厲害,那就得反覆刺激,直到腫消了為止。”

黃帝點了點頭:“明白了,那這些穴位都在哪兒呢?”

岐伯開始一一介紹:“先說那個完骨穴吧,剛才已經說過了,在耳後凸起的骨頭下面。這個穴位啊,能治療頭痛、耳鳴、失眠等症狀。就像是給大腦按了個按摩器一樣。”

“然後啊,還有肩貞穴,在肩關節後下方,腋後紋頭上1寸。這個穴位能治療肩臂疼痛、上肢不遂等症狀。就像是給肩膀找了個支撐點一樣。”

“還有天宗穴,在肩胛骨岡下窩中央凹陷處,與第四胸椎相平。這個穴位啊,能治療肩胛疼痛、氣喘等症狀。就像是給肩胛骨找了個守護神一樣。”

“再說說頰車穴吧,在下頜角前上方約1橫指,按之凹陷處,當咀嚼時咬肌隆起最高點處。這個穴位能治療口眼歪斜、牙痛等症狀。就像是給嘴巴裝了個減震器一樣。”

“還有絲竹空穴,在眉梢凹陷處。這個穴位啊,能治療頭痛、目眩、目赤腫痛等症狀。就像是給眼睛戴了個護目鏡一樣。”

黃帝聽得目瞪口呆:“這麼多穴位啊,真是太神奇了。”

岐伯笑了笑:“是啊,人體就是這麼神奇。這些穴位啊,就像是身體上的開關一樣,按對了地方,就能治病救人。不過啊,針灸這門學問可深奧了,得慢慢學。”

黃帝點了點頭:“嗯,我知道了。對了,你剛才說還有個什麼仲夏痺,這是咋回事?”

岐伯解釋道:“仲夏痺啊,就是夏天得的痺症。夏天嘛,天氣熱,人容易出汗,毛孔都張開了。這時候啊,要是吹了冷風,或者碰了冷水,邪氣就容易趁虛而入,順著筋脈跑到身體裡。就像是夏天吃冰淇淋,雖然一時涼快,但吃多了就會肚子疼一樣。所以啊,夏天也得注意保暖,別讓自己受了寒。”

黃帝恍然大悟:“原來如此啊,看來我得好好學學中醫了。”

岐伯拍了拍黃帝的肩膀:“是啊,中醫可是咱們的國寶啊。學好了中醫,不僅能治病救人,還能養生保健呢。就像您這黃帝大人,也得好好保養身體啊。”

黃帝哈哈大笑:“說得好,說得好。從今天起,我就跟你岐伯好好學習中醫之道。”

於是啊,黃帝和岐伯就開始了一段爆笑又充滿智慧的中醫學習之旅。他們一起探索人體的奧秘,學習針灸的精髓,用幽默的語言和生動的比喻,讓原本枯燥無味的中醫知識變得生動有趣起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話說有一天,黃帝和岐伯在花園裡散步,突然看到一隻小鳥在樹上嘰嘰喳喳地叫個不停。黃帝靈機一動,對岐伯說:“你看那隻小鳥,它是不是也在學咱們說話呢?”

岐伯一愣,隨即笑了起來:“哈哈,黃帝,您可真逗。不過啊,要是小鳥真的能學咱們說話,那它第一句話肯定是:‘哎呀媽呀,這針灸穴位太難了!’”

黃帝一聽,笑得前仰後合:“對對對,尤其是那些細小的穴位,就像是給小鳥找蟲子吃一樣難。”

岐伯接著說:“不過啊,要是小鳥學會了針灸,那它肯定能成為森林裡的神醫。誰要是頭疼腦熱的,找它一針就好。”

黃帝點頭贊同:“是啊,到時候咱們還得向小鳥學習呢。不過話說回來,這針灸穴位雖然難記,但只要咱們用心去學,就一定能掌握它。”

有一天,黃帝心血來潮,對岐伯說:“老岐啊,我這人對啥都好奇,今天就想問問你,那手少陽之筋到底是個啥玩意兒?能給我說道說道不?”

岐伯一聽,哈哈一笑,說:“黃帝啊黃帝,你這問題問得好!手少陽之筋啊,那可是咱們人體裡的一條重要筋脈,咱們得從頭捋一捋。”

岐伯清了清嗓子,開始娓娓道來:“這手少陽之筋啊,它起始於咱們小指的次指,也就是無名指的頂端。你想啊,咱們平時伸個懶腰,活動活動手指,這手少陽之筋就開始它的旅程了。”

黃帝一聽,來了興趣:“哦?那它接下來怎麼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