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12章 開心的任務

“姑姑,爺爺說您暑假一直在松三。我來松寧陪您幾天可以嗎?”

“你們這是怎麼了,一個一個都想往這裡跑啊?”

秦元玉陪阮小健回家的路上,接到了秦不覺的訊息。拖著一身疲累的她,只能打消回市區探望父母的念頭。

微信公眾號資訊推送的事看著很小,可若是秦不覺和聞映臺心裡藏著什麼結,只怕會影響後續工作,對於兩個在“壯腰”過程中摸索成長的年輕教師來說,是種阻礙。

她確實得和侄兒好好聊聊。

如此想著,秦元玉低頭就問身旁的阮小健:“你願意做一件體積大一些的陶塑作品給我當禮物嗎?我想把它送給友好校的老師。”

“好啊!”阮小健亮晶晶的眼睛裡滿是開心,“您有想要的樣子嗎?我保證完成任務。”

“姑姑,松寧三中的氣質很不一樣了!”

“是嗎?哪裡不一樣了,說說看。”

“嗯,綠地、操場、教學樓、食堂、停車位……還有那邊的棚子,這邊的工地……很多地方都有變化,就和我們嘉橋中學一樣。可要說氣質方面的具體改變,我暫時沒法表述到位。總之,也和我們嘉橋一樣,看著積極了很多、認真了很多!”

第二天一早,秦不覺再次跟秦元玉來到松寧三中。甫進校園,他就開始感覺莫名的變化——那種變化,不止是增建的活動場地、清理整修過的綠化帶、窗明桌淨的食堂、劃分整齊的停車位、粉刷過的教學樓外牆……而是一種由內而外透出的、讓人感覺舒適與振奮的氣象!

在參觀校園的過程中,看著正在巡邏的安保人員順路俯身清理草坪中的雜草,秦不覺自己都忍不住把幾片落入綠化帶的枯黃葉片從中揀了出來,順手還為園中的欒樹重新綁了綁鬆掉一根繩子的支撐木架。

秦元玉挺高興侄兒給出這種“沒法表述到位”的評價,還一口一個“我們嘉橋”。

她與秦不覺一起紮好樹木支撐架的繩子,邀請:“獎勵你為我們松寧三中做綠化清潔維護,走,去陶心閣看看吧?區裡幫我們想辦法進了新裝置。”

“手工課堂還能由區裡增添新裝置?”秦不覺好奇,大步往教學樓上去。

“怎麼,我們就不能新裝置了?”秦元玉上樓的腳步比秦不覺還要矯健。

“那不是因為我們嘉橋的很多物件都是章校淘來的嗎?”秦不覺解釋說,“就昨天晚上,他還在朋友圈裡露了展臺、桌子、椅子還有鍋碗瓢盆。”

“喲,章校這是要幹什麼呀?”聽章形樹淘的都是家居飲食相關的物品,秦元玉也好奇起來,“難道他想辦校園美食節?”

“他在圈裡留的言是‘開心的任務’,沒準還真是。”秦不覺琢磨著,“我要不要和奶奶學兩道豆腐菜,到時候也露兩手?”

“先別說‘豆腐菜’。”等侄兒進了陶心閣,秦元玉忽地關了門,“老實告訴我:你遇著什麼事了?還有,和映臺鬧什麼矛盾呢?”

“……沒有!”秦不覺不敢與姑姑碰撞目光,顧左右而言他,“啊喲,這添的是臺什麼機器呀?這麼大?”

“這叫電子陶燒窖。”秦元玉不得不先解釋,“有了它,學生捏的作品就可以成批次燒製。可以方便學校展覽,也可以給他們自己長時間儲存,還利於贈送。”

“贈送?送給誰啊?”秦不覺真害怕姑姑再追問,索性打破沙鍋問到底。

“贈送共建單位呀,有派出所、社群、醫院、養老院、綠化公司、環衛所、沿街商會還有松寧新區的幾家科技企業……”秦元玉目測操作檯上一批正在晾乾的陶坯,感覺有些不夠送的。

“這麼多?”秦不覺挺驚訝。

松寧三中就算有了姑姑這樣的好校長,也不過“壯腰”一年多,“豆腐校”的名聲只怕還在,有那麼多單位願意與這所學校共建嗎?

“提醒一下:別自我看輕哈!”秦元玉猜到了侄兒的心思,“區裡為幫我們學校走出去、請進來,特地搭的共建平臺,促動周邊相關的單位,還有可以讓學生參訪的企業都加入進來。人家和我們相互往來,為學生拓展見識、開展實踐提供機會,我們贈送人家一些學生的手工作品,理所應當!學生都願意製作贈送的作品,說這是我們松三開心的任務!”

“嗯,是挺開心的。”秦不覺揶揄,“就是您得不停地買陶泥,還得幫藝術老師泡泥巴。我姑夫都向爺爺奶奶告狀,說您指甲裡的泥洗不乾淨,是校長帶頭違反行規!”

“哂,我這也是開心的任務!”秦元玉可不怕侄兒排喧,故意衝他晃了晃手,“我不信臨江區沒幫你們嘉橋搭建過共建共享平臺。只怕你們章校也想著怎麼回報人家呢!”

秦不覺想起學期初,學校的確開了“以黨建為引領,促進學校與所屬區域共建合作”的專項會議,自己還被叫去負責拍照,區裡的負責人的確專程趕來的。

可是,他“花尾巴孔雀”的小傲嬌又露出不甘心來:“聽起來,您這邊的共建單位好像比我們嘉橋的多?你們學生比我們嘉橋的學生條件還要好!”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松寧區一半地處郊區,結果能交流互動的單位比位於市區的嘉橋還要多還要好,就算是他姑姑的學校,秦不覺也有點醋酸味!

“瞅你那小肚雞腸!”秦元玉嫌棄,“我現在不用問,都知道你和映臺之間有什麼問題。嗨,提醒你:你們是‘師徒’更是‘壯腰同事’,該合作還是多合作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