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38章 李德旺

楊小魚也在會上提出了她的看法:

“這是一個系統工程,我們不僅僅要關注眼前的救助,更要透過教育、科技和品牌等多維度的手段,幫助這些貧困山區實現自我發展的能力。我們要做的是賦能,而不是單純的援助。”

接下來的幾個月,陳默和楊小魚投入了大量的精力,開始尋找合適的合作伙伴,調動無憂傳媒的資源,並制定詳細的實施計劃。

他們聯絡了多個農業科技公司,邀請專家前往貧困地區進行實地考察和技術培訓。

同時,他們也與多個電商平臺和物流公司洽談,確保農產品能夠順利進入市場。

無憂傳媒的品牌和影響力也在這一過程中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透過公司旗下的媒體平臺,他們廣泛宣傳了三農計劃,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越來越多的企業和個人也開始加入到這個公益計劃中,提供資金、技術和資源的支援。

在三農計劃的實施過程中,陳默和楊小魚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充實和滿足。

每當看到農民們的生活水平逐漸提高,孩子們能夠接受更好的教育,農民的產品能夠順利賣出去,他們的心中都會充滿力量。

漸漸地,三農計劃的影響力也開始擴充套件到更廣泛的範圍,成為了其他地區扶貧工作的一個典範。

無憂傳媒透過這個專案,成功地將企業的社會責任與商業價值結合起來,不僅為貧困地區帶來了改變,也為公司的發展注入了新的動力。

而對於陳默和楊小魚而言,三農計劃不僅僅是一次成功的公益專案,它更是一段深刻的經歷,讓他們重新審視了事業的意義,感受到作為企業家在社會中承擔的責任。

他們深知,這場變革才剛剛開始,而他們,已經踏上了一個更加廣闊的道路。

在三農計劃開始實施後的幾個月裡,陳默和楊小魚逐漸感受到了貧困山區農民生活的艱難與變化的複雜性。

雖然計劃得到了大部分農民的支援,但也有一些人對他們的幫助提出了質疑,甚至開始刁難他們的努力。

這些來自不同背景和性格的農民,給這個計劃帶來了意想不到的挑戰,也讓陳默和楊小魚開始重新審視自己在扶貧過程中面臨的困難。

初期的工作相對順利。隨著農業技術培訓、基礎設施建設、品牌建設等專案的推進,農民們的生活狀況有了明顯的改善。

陳默和楊小魚親眼看到了自己努力的成果,農民們的生產效率逐漸提高,產值也開始上升。

尤其是一些年輕人,透過接受現代農業技術培訓,回到了家鄉開始創業,帶動了更多村民的參與和積極性。

然而,隨著計劃的推進,他們也開始遇到了一些問題。

許多農民雖然表面上願意接受幫助,但在實際操作中卻存在很大的分歧。

尤其是一些年長的農民,面對新的技術、新的種植方式時,他們並不完全信任這對年輕的城市人,甚至有人公開表示不滿。

在一次當地農民代表大會上,陳默和楊小魚親自主持了一個座談會,試圖直接與農民們溝通。

在會上,有一位名叫李德旺的老農民站了起來,他滿臉愁容,語氣急切地說:

“你們這些人,不懂我們這裡的情況,只會站在你們城市裡的高樓上,給我們畫大餅,畫出一片美好的未來,可是你們知道我們一年四季的農活有多辛苦嗎?

你們說要帶來現代技術,可我根本不信,我種了幾十年的地,難道還需要你們這些年輕人來教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