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物蕭條,為了讓大漢帝國儘快恢復生氣,特面向全大漢帝國招收人才,無論出身如何。
寒門也罷,世家也罷,只要擁有一技之長就可以到各地驛站乘坐免費車馬至長安城參加考核。
考核透過者朝廷會根據能力授予不同官職,備註,此次招賢不但不分出身,同時不分技能。
不僅僅是天下習武讀書之人可以參加,種地,打鐵,經商之人皆可參加。
第二條政令則是在挖各路諸侯的牆角了,第二條政令名為聚賢令,聚賢令的內容讓各路諸侯看了以後直接吐血。
和招賢榜的內容想比,聚賢令的內容簡直苛刻。聚賢令擺明是針對各路諸侯的,大概內容如下:
“長安城經過剷除逆賊董卓一役,朝廷損失慘重,由於董卓臨死反撲,朝中大臣十去七八,各路諸侯身為王臣。
就應該忠君報國,想皇上之所想,急皇上之所急,各路諸侯要在手下謀士猛將中挑選文武各三人送往長安城,支援朝廷。
為了防止各路諸侯濫竽充數,送往朝廷的文臣武將是要經過考核的,文臣要能夠透過蔡邕的考核。
武將要能夠接下呂布三招。”
這條政令一出,各路諸侯差點又聚集起來再次玩一個十八路諸侯討伐國賊了,只不過上次討伐的是董卓。
這一次討伐的是劉備,要不是各路諸侯心不齊,最後鬧得是不歡而散的話。
這第二次聯盟討伐劉備同盟還真的形成了。各路諸侯代表聚集在一起議論來議論去。
還沒有看到一線勝利的希望呢,就在爭執勝利以後的利益如何分配,以及誰繼續控制小皇帝的事情上吵得臉紅脖子粗。
也幸虧這次參加聚會的各路諸侯代表都是文人,不然的話只怕這次聚會就會變成全武行。
最終聯盟也沒有形成,各路諸侯一個一個把出這個餿主意的劉備罵的是狗血淋頭。
曹操:劉備,你能不能要點碧蓮。像你這樣挖人,誰能招的住,你好歹也給我們留點活路吧。
文臣要經過蔡邕的考核,蔡邕是誰,那可是天下大儒,被天下大儒認可的人就算差又能差到哪裡去?
武將要接呂布三招,能接呂布三招的都算是猛將了,天下猛將都弄到你的碗裡,你也不覺得吃相難看。
袁紹:“劉備,你再在我這裡挖人我跟你急了啊!本來你不聲不響的在長安城蠱惑了小皇帝。
讓你當了皇帝的義父,我就已經很不爽你了,你又給小皇帝出什麼餿主意,我告訴你,你這樣做是會沒有朋友的。”
袁術:
“劉備,我恨不得食你皮寢你骨!你這條聚賢令一出,你讓我以後怎麼稱帝?我本來想著慢慢積攢實力。
等到兵精糧足的時候,將傳國玉璽拿出稱帝,經過黃巾之亂以後,大漢氣數已盡。
如今小皇帝年幼,朝中兵力空虛,漢朝已經風雨飄搖了,你就不能老老實實地混吃等死嗎?
你弄這一出么蛾子,你說你想做什麼?還武將要接下呂布三招才能透過考核,我要是讓你成功的把這件事情辦成了的話。
到時候你們那裡謀臣如雨,猛將如雲,我還造個屁反啊,不行,無論如何我都要把這件事情給你攪黃。
這次聯盟不成沒有關係,我想諸侯一定不會坐以待斃的。”
喜歡三國之替身王者請大家收藏:()三國之替身王者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