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子上樑後,就算是蓋的差不多了,由於天氣陰了下來,怕雨季提前,大家幹活的速度也快了起來。
趙根生在家裡待不了多長時間,怕方知忙不過來,便又僱了鎮子上的一隊人馬,一部分幫著蓋竹林那邊的院子,等這些人蓋完這邊房子,便接著蓋鹿場,一部分幫著鋪院子裡的青磚。
方知站在院子裡,看到基本快要建成的房子,心裡一陣陣的激動,這可是她自己設計出來的家啊!
房屋結構外觀上,還是按照現在的習俗建造,不同的是,幾間房屋裡都建了叫暖牆的東西,這樣在屋裡牆壁上砌個空心牆,引發村民的熱議.....。
尤其是,廚房還安排在正房的後廈,從客廳開個門,直接就到了廚房,廚房面積不是很大,旁邊還有餐廳和一間小小的房屋,村民不知這是幹嘛用的,後來經過打聽後才知道,這間小房子,是專門用來洗澡的。
方知之所以這樣的安排,就是為了冬天做飯燒火,好能將熱量引入暖牆中,這樣正房幾間屋子都會暖和起來,洗澡這間屋子更暖和。
當然,到了夏天的時候,做飯就搬到西廂房那兒去了,這樣正房也能涼快許多。
沒辦法,這可是北方,現在又沒有暖氣又沒有電的,所以只能因地制宜這樣解決了。
還讓村民議論的就是茅廁,茅廁在正房後院的角落裡,只是這茅廁建的有點太好了,要不是知道這是茅廁,大家都以為是人住的房子呢,不僅是青磚瓦房,房頂還用木板,將上面的木樑都遮擋住了,地上鋪著青磚,尤其是便池,竟然用搪瓷烤制的,潔白乾淨,讓人很是覺得心疼不說,還敗家。
更要命的是,正房與茅廁之間,還建了個走廊,雖然是最普通的木頭做的,但是走廊頂子可都是瓦片啊,尤其是走廊柱子之間都有木板連著,既可以遮擋風雪,又可以坐在這裡休息摘菜,哎呀,這可是大戶人家才有的吧。
方知原本想將廁所建在正房裡面的,可是下水道不好解決不說,還要具備蓄糞池,這玩意兒要是離得近,那味道可就太可怕了,所以只要遠遠地安排開去,但是想到下雨天或是下雪天上廁所的艱難,便就讓工匠建了這個長廊。
還別說,這個長廊反而成為院子的亮點,不僅可以在這說話聊天,孩子們也有了玩耍的場地。
引進來的小溪,也從廁所旁邊流過,這樣廁所沖洗用水很是方便。
方知還在前院留出種花種果樹的位置,後院由走廊一份為二,一邊是菜地,一邊則鋪上青磚,留出種葡萄的地方,還讓木匠做了個木頭架子,方便葡萄往上爬,也給孩子們有一個夏季玩耍的地方。
趙根生聽到村民的議論沒有理會,妻子苦了這麼多年,只要她開心住的舒服就行,何況,他也很喜歡這樣的設計。
幾天的搶工,房子終於快要完工了,方知便拉著趙根生,讓他趕著牛車去鎮子上買傢俱。
四間正房,東西廂房各兩間,方知是這樣安排的,自家夫妻住東間,中間是客廳,西邊兩間,一間給小花,一間給小包子和豆包兒,因為幾間房都是通著的,所以要在小花房間裡,安置個漂亮的屏風,即便孩子大了,也不會影響什麼。
東廂房則作為客房和書房,西廂房一間是夏季用得廚房,一間是夏季用得餐廳。
方知沒有讓建造許多的房屋,當時她沒有想到趙根生能回來,一個女人帶著幾個孩子,房屋建造太多也是浪費,這樣的小院既緊湊又實用,娘幾個足夠用了。
喜歡田園養兒記請大家收藏:()田園養兒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