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三百一十章 年輕淵皇的選擇

雖說少年從小便習慣了被忽視,被拒絕,但心底難免還是有些落寞。

今天終於來了,而且還得到了父王的親口誇讚,年輕的蜀王殿下喜色溢於言表。

父子相親、溫馨和諧的場景沒有持續多久,老蜀王喬周的臉迅速地垮了下來,望向蔣琰,厲聲道:“國相曾經答應過我,不讓蜀地百姓陷入戰火之中。”

蔣琰依舊是那般儒雅風度,不卑不亢,他緩緩行禮,然後站直了身子,“蜀國應該只是個姿態,並不需要實質的行動。”

“那其餘之地呢?那些百姓就不是百姓了?這可和國相當年與我講的那些宏願不相符!”

顯然,歷經風雨沉浮的老蜀王並不那麼好說服。

於是,已經突破至問天境下品的蔣琰上前一步,在喬周對面坐下,輕輕揮手,佈下一片結界,開始了一番密談。

喬安錯愕地望向霍北真,霍北真微微一笑,示意他放心。

二人靜靜瞧著老蜀王和蔣大人“坐而論道”,你一言我一語,似在激烈交鋒。

慢慢的,老蜀王的話越來越少,越來越短,蔣大人逐漸開始了大段的講述。

不知過了多久,隨著老蜀王又連珠炮般問了好幾個問題,得到了蔣大人迅速地回覆之後,他沉重地點了點頭。

結界散去,喬周看著喬安,舊王看著新王,“未來行事,全聽國相和蔣大人的,劍宗之事亦可鼎力支援。”

喬安興奮地點著頭,此刻的他心中更多想著的,是父親的決定與自己的想法一致,那種被認同的幸福和願望成真的滿足充斥在他的心間。

他的決定,無關於利益,無關於得失,只是單純的情感。

喬周當然看得出來,他卻沒有說什麼,只是默默將眾人送到小院門口,再看著老僕將他們送出莊子。

他望著那個還尚且低矮的背影,有笑容出現在嘴角。

炎夏酷熱、冷秋蕭瑟、凜冬苦寒,

願你之心境,四季如春。

長生城的皇宮中,裴鎮將雁驚寒送出了御書房。

訊息傳得很快,今天一天,阿史那伊利、元燾、雁驚寒先後前來問候。

強打精神去慰勞了從幽雲州返回長生城的怯薛衛,然後面見了自己那位大哥,得到他認命的效忠之後,裴鎮又在這三場君臣奏對中耗盡了所有心力。

走回寢宮,便一頭栽進了床上。

再次醒來,已是日上三竿。

看看身上,外衣鞋襪已經脫下,梳洗乾淨,他回想起昨晚模糊的記憶,是誰幫自己弄的這一切,神色複雜。

崔雉從寢宮之外走進,在深秋的天氣中,她的眉頭一如秋意清冷,“醒了?”

她還是那個她,孤冷、決絕、不後悔。

裴鎮心中嘆息。

他凝望著她,她微微躲閃,但最終鼓起勇氣和他對視著。

他嘆了口氣,到底自己是愛她的,到底她也是為了自己。

將罪責推到一個女人身上,自己心安理得地做個道德聖人,這種事,他做不來。

既然如此,有些錯誤,就自己去彌補吧。

世間的道理最難掰扯的就是那各自佔著一些對,又各自有著一些錯,誰要說服誰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既然各佔道理,那便各行其是吧。

他裴鎮又何嘗不討厭那些戛然而止的遺憾呢。

後世史書記載,北淵那位最終拿下一個“高宗”廟號的一代淵皇大帝,在其在位的數十年期間,朝局出現“二聖臨朝”的奇景,甚至皇后多代行君事,卻以其治國理政成效尤佳而群臣敬服。

追根溯源,似乎苗頭在高宗皇帝登基不久之後就已顯現。

然眾史家翻遍典籍,亦對此奇景的成因,苦尋無果。

喜歡仗劍問仙請大家收藏:()仗劍問仙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