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鶴道長將事情的來龍去脈說了一遍。
林煜又順手給師叔添了一杯熱茶。
這一下倒是真的看清了常瑞元的真面目。
哪裡還是當年的那個革命者的形象,分明是一個為了自家王朝而奔走,不顧民族利益的人。
他從一開始得知了千鶴道長帶來的訊息就沒有想過真的要把它公開。
公開之後也許對天下有利,但對於他來說並沒有那麼大的益處。
雖然有可能會讓他的聲望漲一漲,得到一些支援。
但在現在這個時候,得到的那些聲望,是民間的,是在學生中間的,在政壇上能發揮的力量極小,反而容易把他架起來,一時間騎虎難下。
這樣並不符合他的利益。
他從一開始就打定了主意,要拿這個訊息和倭寇交換。
希望能夠換取足夠多的利益。
當然,前提是先要徵得千鶴道長的同意。
他的處境艱難,政府內部反對他的人很多,要不然他也不至於親自到徐州來和那個馮大帥談合作。
所以他不想得罪任何一方勢力。
哪怕千鶴道長只是一股民間的勢力。
但是千鶴道長代表的是茅山,代表的是上清派。
這一股力量並不算小。
對於他的最優解,是將千鶴道長收入麾下。
不僅僅有了這個實力高強的奇人異士,也能借此機會搭上上清派的線。
拉攏過來更多的玄門高手,壯大自己的力量。
所以他並沒有一開始就直接把這訊息給賣出去。
反而在其他的方向上做著斡旋,試圖將利益最大化。
一邊抵擋著政敵的攻擊,一邊對千鶴道長頗為優待,企圖收買人心。
但是時間一長,他這邊的形勢越發惡劣,而千鶴道長仍然是那副硬骨頭的樣子。
他心裡邊感覺越來越厭惡,越來越著急。
多多少少的開始覺得千鶴道長有一些不識抬舉。
尤其是後來,發現千鶴道長居然對他要絞殺的那些丹匪抱有一定的同情心,這就更加讓常瑞元感到厭惡膩歪。
只是表面上還虛與委蛇,將這件事和自己撇清關係。
再後來,雖然千鶴道長為自己出了幾次手,立下了一些功勞,自己要獎賞的時候,他又是那副不卑不亢的樣子。
施恩不成功,更讓常瑞元心中不滿。
內外交困,心中煩躁之下,他便暗中開始和倭寇接觸。
他其實早就想過走這一步。
為了解決自己的困境,他必須將各方面的勢力都考慮一遍。
當然最優解還是不與他們聯絡。
所以他才首先選擇了北上和這位大帥進行合作。
只可惜合作之後並不能解決眼前的困境。
他便只能把自己的下限放的更低一些,尋找其他的助力。
而千鶴道長帶來的這個訊息是一個非常好的籌碼,也是一個和倭寇主動接觸的好藉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