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是為了江山社稷,為了黎民百姓,為了……”
“為了一展心中抱負,為了福澤家鄉……”
“為了……”
眾說紛紜,不過都是義正言辭,冠冕堂皇的詞調。
鄭淵只是笑笑,感覺乏味無趣的同時,莫名的舒心。
至少他們的潛意識裡,是有做好官的本意。
只要堅守本心,不受歪念蠱惑,相信他們日後也會成為天華的中流砥柱。
“回陛下,學生也是如此,不過除此之外,還為了光宗耀祖,為了天子門生的名氣,更是為了當官之後,能挺起腰板做人的底氣!”
忽得,一聲不同尋常的發言在大殿內響起。
一瞬間,那口出直言的探花郎,便成了眾目睽睽的焦點。
“古玉堂,你直言不諱,倒是真敢說啊!”鄭淵淡淡一笑。
“學生只是覺得這話是人之常情,沒什麼丟人的!”
古玉堂心中發緊,卻面無表情的低下頭,沉聲道:“相信其餘人也是這般想法,但只有學生比較膽大,說了出來!”
“哦,那你這般膽大,難道就不怕朕心中不悅,降罪於你?”鄭淵嘴角一勾,明知故問道。
“在陛下面前,說不怕是假的!”
古玉堂喉嚨乾嚥,略帶緊張地說道:“不過學生以為,只有直面本心,不遮遮掩掩,才可在日後的官途中走的更加長遠!”
“話說的倒是挺漂亮的!”
鄭淵不置可否,接著拿出他那張答卷,反覆觀看。
隨後笑問道:“幾日前在萬燭園中,大儒鄧方題出‘北方四域百姓之貧苦’,你卻以人才之說回答。如今這對大炎方略上,也有人才說作答的影子……難不成你的人才說,就這般萬用?”
“陛下,萬般回答都需要實踐完成,學生的答卷能得陛下和諸多公卿的認可,摘得三甲之銜,那就足以說明學生的人才說不是無的放矢!”古玉堂深吸一口氣答道。
此話一出,在場不少考生都深以為然。
他們的見識畢竟淺薄,可在場的都是什麼人?
這麼多德高望重見識非凡的人都已經認可,那這篇人才說自然是有可行之處的。
“人才說是不錯,但你可有想過,如何能讓你口中的人才,心甘情願的去那貧寒窮苦之地?”鄭淵面容一肅,冷冷道:“若是無人可去,你的人才說豈不是一紙空談?又如何配得上探花之銜?”
“這……”
古玉堂當場就愣住了。
他自然沒有考慮這麼多,否則他也不會在萬燭園把這個問題,當眾推給了天子。
不曾想今日天子又把這個問題推了回來……
這不可謂是因果迴圈。
古玉堂無可奈何。
這太和殿上,容不得巧言令色,無法像上次那般糊弄過關,否則就是欺君的大罪!
要不……直接認錯?
看天子的意思,也不會過多責怪。
大不了不要這個探花……
不……不行!絕對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