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二想了想,說道:
“你們之前是根據手機的訊號確定了白嚴升是在家裡,是嗎?”
吳雙想了想,點頭說道:
“沒錯!”
“因為白嚴升表示那個時間他自己一個人在家,並沒有其他能證明!”
“但是,他當時接了一個電話,我們就查了一下當時白嚴升的電話訊號所接收的基站的資訊,確認了,當時白嚴升的手機訊號確實是在他家,從而推斷他就是在家裡。”
林二這個時候皺了皺眉頭,問道:“那有沒有可能是另一個人拿著白嚴升的手機在家裡接聽了電話呢?”
吳雙堅定地搖了搖頭,說道:“我們之前也想過這個可能!”
“但是趙有德堅稱,當時接電話的就是白嚴升本人,不會有錯!”
林二又問:“那有沒有可能白嚴升和趙有德兩人串通好了呢?”
吳雙也是很鄭重其事地說道:“這個,我和柳隊長之前都查過了!”
“趙有德和白嚴升兩人之間沒有直接的聯絡,甚至彼此都不認識,更談不上交情。”
“如果要趙有德幫助白嚴升做假口供,我覺得白嚴升還不如找趙有德的老婆呢!”
當然,林二也想到了,畢竟以柳成遠的經驗,不可能有這麼大的嫌疑而不去查的。
他之所以要再問一次,一是為了確認一下她們之前的調查有沒有遺漏的地方,二是為了重新梳理一下這個“不在場證明”。
顯然,白嚴升的這波操作相當的高明,甚至都騙過了柳成遠這樣刑偵經驗豐富的老刑警。
如果林二不是親眼所見,可能也真的就信了這傢伙不在現場了。
其實柳成遠也懷疑過,是不是有其他人在白嚴升的家裡替他接了這個電話,所以調查過趙有德。
這裡面,最大的可能就是趙有德撒謊,他根本就沒有和白嚴升本人透過電話,他在幫白嚴升做假證。
但是,傳喚趙有德詢問之後,他堅稱和他通話的就是白嚴升本人。
他說白嚴升的聲音很特別,有點沙啞,他一聽就能聽出來,那就是白嚴升本人沒錯。
如果真是白嚴升本人接聽的電話,電話的訊號又是在家裡,那麼基本上就可以確定白嚴升當時就是在家裡了。
而警方也比較謹慎,請了遊子亦過來幫忙鑑別趙有德說話的真假。
最終遊子亦確認趙有德的微表情不像是在撒謊。
而且他和白嚴升談不上交情,他也沒有幫白嚴升做假證的動機。
最後,柳成遠結合趙有德的筆錄以及他本人和白嚴升的關係,確認了趙有德確實是和白嚴本人透過電話。
警方也查過了趙有德和白嚴升的通話記錄,證實了兩人所說,在案發當晚的18點40分左右,兩人有過短暫的通話,通話的時長是2分鐘左右。
在這種表面證據成立的情況下,柳成遠就排除了白嚴升的嫌疑了,把全部的注意轉向了下一個嫌疑人。
而林二卻不是,他還在死磕這個白嚴升。
這就是調查方向的不同了。
當然,這也不能怪柳成遠。
正常的思維都是用排除法。
找到嫌疑人,然後用辯證法證明他有罪,如果其中一個條件不符,那就是無罪,就可以排除在外了。
用這種方法可以最大程度地節約警力,更高效地偵破案件。
只是林二親眼見過了,當然不會因為一時找不到證據就放棄了!
在聽完了吳雙的講述之後,林二還是覺得這個趙有德很有問題。
在這個案子當中,林二可以確認的就是白嚴升就是兇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