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發生在1994年的西雅圖。
托賴1993年年底一部紅透全世界的電影《西雅圖夜未眠》,這個位於美國西海岸原本不那麼熱門的城市突然之間為世人所熟知,吸引了大批過路人和觀光客。
程耘在1994年的3月份來到西雅圖,他也是過路人,卻並不是觀光客,他是懷著工作目的而來,那一年是程耘進入娛樂圈的第三個年頭,經歷了整整三年的演死屍和路人甲乙,他終於獲得機會在當年TVB的臺慶大劇裡演一個分量頗重的角色。臺慶大劇想借《西雅圖夜未眠》的青雲東風,於是特地來西雅圖取景,程耘正是隨劇組而來。
在西雅圖沒日沒夜地拍攝了一個星期,這天收工早,劇組終於大發慈悲給演員半天假期,程耘便和其他年輕演員商量著要去四處轉轉。
那麼問題來了,半日的功夫夠去哪裡?
朋友早有主張:“去盛頓城大學呀!咱們這種唸完中學就出來混社會的,也去人家高等學府受一下知識薰陶。”
於是一拍即合,幾個等待來日大紅的年輕演員勾肩搭背朝盛頓城大學出發。
盛頓城大學是世界知名高等學府,盛產科學家,從華大出身拿到諾貝爾獎的科學家一雙手都數不完……一群中學畢業生路上還在說說笑笑,越是走近華大就越覺得膽怯,等到走進華大的大門置身於那百餘年曆史的哥特式建築群中,簡直通體變成小學生。
只有程耘除外。
三月份正是櫻花盛開的季節,華大步道上粉雨霏霏,程耘忍不住感嘆:“原來美國也有櫻花啊,我還以為只有櫻花國才有櫻花大道。”
同伴們為他感到羞恥,腦袋幾乎要埋進胸膛裡。
這時,程耘聽到了哧的一聲笑,非常的輕,像啞火炮仗被點著後迅速熄滅的捻子,他循聲轉過頭去,只見身後一個女孩子正扭過頭來看著他笑。
那女孩一張華人面孔,留略帶男孩子氣的齊耳蘑菇短髮,穿淡藍色短牛仔外套白體恤和窄腳牛仔褲,懷裡抱著一摞筆記,看著他笑的見眉不見眼,她有一張窄瘦纖秀的面孔,至多不過十八九歲年紀,臉上紅粉緋緋,整個人輕巧伶仃的,彷彿一朵剛從枝頭飄下還未落地的櫻花。
程耘一下子就被迷住了。
用如今的網路流行語來形容,這或許就叫做一眼入魂。
他不自覺地朝對方走過去:“你好,我叫程耘,你叫什麼名字,可以一起喝杯咖啡嗎?”
不等那女孩回答,幾道目光已經射到程耘身上,是和她一道的幾個華人男女,和她年紀相仿,手裡都拿著課本,大約都是華大的學生。
他們看程耘的目光,與其說是敵意,不如說是蔑視,彷彿在說,你算老幾,也配約這樣的姑娘?
是啊,他們都是天之驕子,未來的科學家,人類前進的推動力,未來興許還能成為諾貝爾獲獎者,他算個什麼東西,中學畢業,跑龍套為生,甚至都算不上英俊。
二十歲的程耘面板微黑,看上去彷彿一個再普通不過的潮汕漁家少年。
果然,那女孩也瞧他不起,只是微微地點了一點頭,彷彿帶點歉意似的。
然後她就轉身和朋友們一起走了,連名字都沒有告訴他。
這就是程耘和顧嘉文的初次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