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天剛剛破曉。
大明皇宮,奉天門外。
文武百官總計約五百多人,已經列好長隊,等‘三通鼓’後,便以此進入。
今日已經是第四日了,自大明開國以來,從未出現過連著四日早朝未開的情況。
在等待的過程中,已經有不少官員,開始竊竊私語。
五百多人的規模,看上去極為龐大,而這還是因為朱元璋前些年殺的大臣太多了。
像禮部尚書,到現在還沒人繼任,其他職位的空缺,就更多了。
朱元璋在廢除丞相制度後,最擔心遭人矇蔽,所以現在的早朝規定,凡是在京人員,都必須參與。
哪怕是回京述職的官員,也必須要參加早朝。
遲到,未到,都會遭人彈劾。輕則罰俸,重則三十大板加罰俸。
除此之外,朝會對於禮儀要求嚴格,朝會也是從禮儀方面樹立皇帝在大臣面前威儀的一項重要儀式。
三通鼓後,奉天門外,文武百官依次從左右側門進入。
過了奉天門,便是奉天殿了。
奉天殿,上蓋琉璃金瓦,雙簷重脊,雕樑畫棟,朱漆描金雕花的門窗,在陽光下發出熠熠光芒,便是俗稱的‘金鑾寶殿’。
奉天殿大門緊閉,門外有司禮監數位太監等候。
這個時候,便是等待皇帝的時刻。
如前幾日般,即使陛下不在,也得等候一炷香後,司禮監太監才會宣佈退朝。
不過四天未上早朝,雖然大臣們感受到輕鬆了許多,可是幾乎人人手裡都積壓了一批奏疏。
目前的大小事情,都是由朱元璋一言而定,四天足以拖出來很多事了。
就在侯朝的大臣們,以為今天又是不上朝的一天時。
奉天殿裡,傳來一聲威嚴的聲音:“宣!”
隨著聲音的響起,大殿正門開啟,司禮監掌印太監劉和從裡面走了出來,長聲道:“陛下有旨,眾臣上朝!”
群臣聞言,精神一震,此時奉天殿外的值守太監,將左右側門開啟。
文武百官,小步依次入內,路過門口時,便會將袖中準備好的奏疏,放入太監們準備好的籃子裡。
待上殿後,出列上奏時,太監就會講奏疏交由皇帝。
正門口,劉和目不斜視,昂首挺胸,靜靜的等待著百官入內。
待百官全部進入後,這才返身回到大殿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