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六十九章 南唐和草原

沈均覺得他好像並不是很勉為其難,但是也沒什麼關係,錢本來就是要給的,多順來一份聖旨就是意外之喜了。

等到沈均走後,平帝問洪亮說道:“朕是不是有些兒戲?”

“老奴覺得陛下是信任司正大人。”

平帝點了點頭,說道:“朕信任他,朕必須信任他,朕不得不信任他”

不是平帝對沈均不信任,君主要有自己的私心,如果他毫無保留的信任沈均,只有兩個結果,一個是大臨將亡,另一個是平帝是傻子。

可是平帝既不是傻子,大臨也沒亡。所以平帝必須要猜忌他。

除了他自己的私心,也是他必須要為沈均考慮的事。

他不在乎,沈均可能不在乎,但是一定會有人在乎的。

雖然現在朝堂上這些官員們知道了這件事情,不在乎。但是幾百年之後的史書上,當幾百年之後的讀書人們知道這件事情,他們不可能不在乎。

因為沒有一位讀書人,會喜歡一個武戚或者武官把握著皇室的命脈,把握著一個朝堂的生命。

這樣說起來可能顯得平帝太過虛偽,太過冠冕堂皇,太過像一個所謂的小人。

但是他不管這些,他必須要這麼做。

好聽一點但是為了保護雙方的,名譽難聽一點,他必須為了大臨的皇室作出規範。

他並不擔心是沈均會怎麼樣,他也不擔心自己會怎麼樣。他擔心的是,當自己走後,當沈均走後。當沈均的後人和他的後人共同掌握著大臨命運的時候,那個時候他們可能不會像他跟沈均一樣有所交集。如果他們關係不好,甚至交惡,那麼就會發生不可描述的可怕事件。

這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這個是一個王朝的災難,而不是一個人或者幾個人的災難,也不是皇室皇族之間的災難,是關乎大臨命運的災難,如果當有一天大臨能夠站在這方天地的民族之林,那麼這就可能是整個天下的災難。

平帝知道沈均,這個人有理想,有抱負。有種為天地行事的決心,但是就是這樣的人也有短處。就是沈均一旦如果遇到有關盧陽跟南唐的事件,沈均就有可能陷入一種不正常的狀態。

沈均這個人即使他做事再為端正,他為人再平和安穩,那也終究改變不了一個事實。他也是一個人,他不是那種高高在上,被人們供奉於煙火之上的神仙,他也是在煙火之中,沉迷煙火氣的芸芸眾生。他也是會蹉跎,會犯錯,會在有些事上陷入困難的人。

沈均就是沈均。不是任何人,他不能像高泓安那樣。但是他也絕對不會像盧陽王一樣。

平帝也知道,把一個國家的命運寄託在沈均這一個人的身上,而後放大到靖天司上。是一件不夠明智的事情。

更是他作為一個皇帝所挑選的最為下等的計策。

但是平帝覺得如果把這件事情告訴自己的先人,或者即使是文成帝在世。也不會有人拒絕這種做法,因為他也知道,這看起來不太可能的計劃恰恰是最符合大臨的計劃。

即使大臨現在看起來很安全,但是這也恰恰證明了,大臨現在非常危險。

現在大臨的平靜,只能代表相關事物的和諧,而它真正的禍端隱藏在大臨的根基。當出現在世人的眼裡時,就會在人們最懵懂的時候,會給大臨造成毀滅根基似的影響。

也就是如此,所以說平帝才在一直隱忍著盧陽王所做的任何事情。不能去對他動手,因為他知道一旦對盧陽王動手。受損的不僅僅是大臨皇室,而是整個大臨的天下。北方那邊還好說,因為西北那邊已經被王昀霽他們造成了極為大的損失,已經無力對大林做出什麼影響。但是草原那邊即使是被錢俊打的節節敗退,甚至做出了叫了大的改變。

但是草原的根基,依舊支援他們有能力在某些時段對大臨進行必要的出手。

這也是南唐能夠在大臨對草原動手的時候,能夠安穩而沒有出手的原因。如果草原真的有可能會被打大臨打服。第一個動手的人啊,絕對就會是南唐,他可能會直接當著他們的面動手。甚至於如果他們不想打仗,他們還可以透過盧陽郡這個地方和大臨談判,就算平帝他們不答應,但是百姓他們對於這個理由一定會接受的。

在大臨普通百姓的眼中,哪有什麼所謂草原嗎?草原怎麼可能有大臨更為重要,就算草原蠻子被他們打敗,也不是他們大臨的國土。而盧陽郡,確確實實就是曾經大臨的國土。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