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編接收後,兩人小聊了一下,主編不敢耽誤霍以安的睡覺時間,就跟她道別了。
霍以安躺在床上很認真的想了一下,既然她已經決定寫稿子了,那麼她需要再吸收一些這方面的知識。
她倒不是想去學寫作技巧類的東西,而是再加深她的文字功底。
她寫這一類跟寫作技巧沒有什麼關係,她當下也膚淺的認為這一類推薦類的文章不需要技巧,真情實感更重要。
真學了所謂的寫作技巧,匠氣可能更重一些。
這是她當下所排斥的。
她情願她的文章靈動、隨性一些,也不希望是匠氣的。
這種感覺就像是一顆種子剛剛發芽,已經有個不大的罩子限定了它的成長方向。
在她這個年紀,她是極為厭煩這樣的約束的。
哪怕這樣的約束等到她二十幾歲之後,證明是正確的。
她也不認為現在就給她罩一個罩子,連她自由生長的可能性都給扼住了。
霍以安這麼想著,覺得自己這腦袋瓜其實也還可以,也沒傻得很離譜。
如果其他同學知道霍以安對自己的定義估計能直接吐血三升。
都這麼流弊了,還只是沒傻得很離譜?
他們是不是直接歸咎於白痴行列了?
霍以安離她的長輩們、哥哥們太近了,這些人一個比一個牛叉又上進,就只有她一個人特別懶散加漫不經心,在一群上進的人裡多少顯得有幾分格格不入。
然而,她自己本身並不差,她只是對事沒有長性,也沒有特別喜歡做的事。
因此,給人的感覺是不太認真。
可她在需要做的事情上卻也從未掉過鏈子,都能踏實的做起來,沒有其他人的三心二意。
有這種特質的人,未來也絕對是能成事的人。
更何況,她又出身名門,身上更有一種大而化之的感覺。
這一點跟她老爹和媽咪有點像,但比他們的更明顯。
這種特質一出現在她的身上,霍老爺子就瞬間放心了。
在霍老爺子的認知裡,有超高智商和智慧的人固然是好的,但最好的是有智商又有種憨直的品質才是最佳的。
這一輩孩子中,有憨直品質的就是霍宛和霍以安。
這不得不說是他們霍家的幸運。
霍宛是在一帆平順的境遇裡培養出來的天然憨,霍以安是在所有人的寵愛中擁有的。
這兩人都很難得。
平順中不驕不躁不偏,這是需要定力的;在所有人的呵寵與愛裡,還能認清自己這清醒程度也絕對不低。
他們都很年輕,未來能把霍家帶領到什麼程度,這是個未知數。
但已經足夠讓老一輩們感到安心了。
這並非就代表了這一輩的其他孩子不好,其他人也都很優秀,隨便拎一個出去都十分亮眼,足夠唬人了。
只是老人看問題的眼光要長遠且寬容得多。
他們經歷了人性的可貴與髒汙,臨老了自然更關注圓潤的人性,而非鋒芒畢露的。
喜歡餘生盡是你溫柔請大家收藏:()餘生盡是你溫柔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