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 平盧

因此還不等淮軍的大隊人馬到來,這些被放棄的城邑據點當中,就已經迫不及待得對負責前哨的遊騎和先兵,各種舉起了白旗而開門以待;當然了,這也有因為地處河北大平原上,實在是一馬平川而無險可守,逃也沒處可逃的緣故。

而且據守在這些地方,主要還是那些三流的州下土兵、弓手之流,雖然裝備落後而很有些保境守土的悍勇,但實際的戰鬥意志和持久韌性都不怎麼高,一旦被集中火力開啟城防缺口或是轟破城門之後,就很容易士氣崩盤、驚炸呼嘯而散;大多數都是脫了號服和丟棄武器,躲回家裡去裝成百姓了。

而作為落城之後的相應懲罰和對策,就是按照他們抵抗的力度和堅持的時間,就地按照人口比例抽走相應的青壯年,集體押往後方在防戍軍的監管下,充為修繕道路和營建糧臺所兵站)的現成勞力。剩下的金氏老弱婦孺居多,就算是放在哪裡任其自生自滅,也就生不出什麼是非,翻出不什麼大風浪來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其中自然也有反抗和逃避的實踐和例子,只可惜他們既抵擋不了淮軍陣戰的銃炮和擲彈,也逃不過驃騎兵和獵騎兵的追擊,在大軍過境的絕對優勢碾壓之下,大都無一例外的變成掛在城頭上的新舊首級了。

但到目前為止已經打下來的涿州、易州、良鄉、固安、武清、安次在內七座城邑當中,並未見到預期當中主要幾隻平盧軍馬的旗號,或者說他們甚至連清野堅壁的都做得不怎麼樣。

以至於在我行進的途中,經常可以見到部分被焚燒後的田野,以及更多還未收割的麥穗和慄米,成片高粱構成的青紗帳,就這麼散佈在曠野之中而無人理會。

而負責前出的捉生團和遊奕團的精銳輕騎,甚至還可以頻繁的撞見那些,正亂糟糟散落在田野裡胡亂放火的平盧遊騎,而有所斬獲和訊息回報。

然後,每下一處城邑和市鎮,就開始多處一個新的任務來;就是強制編管當地殘留的民眾,到野外來收麥和割草,然後經過重新分配與調派,變成維持後方的補充資源。

孫子兵法說的好,能夠就食於敵一鍾,勝過後方勞師動眾的輸送一石;雖然我一開始就並不指望,能夠在敵境內取得足夠的補給和資源,但蚊子腿再小也是肉啊,能夠沿途自足一份就是一份,對於維持士氣和紀律都是有所好處的。

廣袤的河北大平原,現在已經成為了淮軍下轄的獵騎兵、驃騎兵和探哨輕騎,各種馳騁遊獵的天然舞臺和廣闊天地了;

雖然時不時有成群的燕地騎兵殺出來,分作許多小股部隊試圖騷擾和阻滯我的本陣,但是很快就被同屬騎兵的淮軍火器所驅散和攔截、遮斷在了外圍和邊緣,在並不算對等的傷亡比之下,就連一點浪花和泡沫都沒有冒出來,就很快重新的銷聲匿跡了。

而在在這些被初步肅清和搜檢過的地區,隨著一處處被破壞和燒斷的渡口橋樑,又被跟進的建生軍工程團就地取材的重新修繕起來,淮鎮的控制力與警戒範圍,也在不斷的隨著大軍所過,緩慢而堅定得向著北方延伸而去。

而被留在後方的是防戍第三軍,但因為有車船水運的存在緣故,實際上後勤保障和糧道維持的壓力並不是很大;

因此這隻駐防軍序的存在,除了重建地方秩序和組織新的屯墾營、編管區之外,主要是用來警戒和防備位於河北道中部地區;防範張邦昌所屬勢力在唇亡齒寒或者說兔死狐悲之下,由此可能產生的異動和利令智昏的作為。

再加上淮南方面鎮守沿江的兩個軍,這樣一番調防和出兵下來,淮鎮剛剛完成的擴軍成果和儲備積累,也就像是被海綿吸乾的水分一般,再次回到了相對重外虛內的原點上。

因此,我這一次北進戰役並沒有計劃打得太久,參謀團和幕僚組所制定的實際進軍停止線和作戰範圍,也暫定在大平原所及的燕山以南地區,首要目的就是消滅或是重創平盧道的北朝殘餘,掃蕩和摧毀其繼續存立下去的基礎。

畢竟,平盧道再怎麼凋寂和衰敗,也有山內山外十六州之地,數以百萬計的人口基數不是。

(本章完)

喜歡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內請大家收藏:()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內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