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在潛進之時就被觸發其警,而俱以火器漫射不止。。”
“凡驚追如雷擊,密射如烈風。。觸者無不酥爛潰糜。。”
“是為陣沒者累累而不得其門而入。。”
“唯有這逃歸的最後一路,巧賺幸得突入敵營。。”
“然遇敵甚眾而後力不繼,只能復而慘痛退走。。”
只是,這麼一番受挫和打擊,似乎沒有能夠讓身為大都督的韓忠彥有所動容;或者說是這些被派出去的偷營,本身就是用來投石問路的棋子;基本集中了軍中不安於現狀之輩,或是輕敵激進的躁動分子,或又是那些被鎮壓下去的將門世家,急於有所表現的餘孽;
因此,能夠多少試出淮軍的虛實固然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則是用此引以為鑑的讓剩餘的軍將們更加緊密的團結在自己的身邊。
故而,此刻他更關心的是另一件事情。
“來自山後的援力,又是怎樣的情形和回覆。。”
畢竟,相比集中了平盧道十六州大部分錢糧、稅賦和人口,位於太行支脈與燕山東南麓的幽、薊、瀛、莫、涿、檀、順山等前七州;
位於山脈西北向的山後九州,則集中了平盧道的主要產馬地和礦產資源,以及大量生活在山地丘陵之間,堅忍不拔而善射能斗的山野之民,所構成遠近皆長的燕地步戰兵源。
其中的數州之地,也是韓忠彥起家的基本盤和有所印象的附庸勢力所在,所以只是起來還是比較得心應手的。
“回督帥,營州鎮今遼寧朝陽)費鎮撫稱遼南境內有變。。”
“彙集了十數只安東諸藩旗號的人馬,已經主動越過了小清河一線。”
“營州地方正在籌措備敵之事,只能派出柳林輕騎兩千南下。。”
“此外,應州今山西應縣)和寰州今山西朔州東),已經就地徵發雁門屯軍六千、安邊義從五千,自三日前啟行。。”
“並雲州今山西大同)的大同團練兵一萬,朔州今山西朔州)的馬邑藩騎四千,亦在星夜兼程趕赴山前的道路上了。。”
“媯州今河北懷來)防禦使稱地方兵寡,而輸前雜色米糧四萬石並畜口六千,以充軍前所用。。”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
隨著這一條條來自山後的訊息和反饋,韓忠彥的表情也總算是有所鬆動,而堂下具列諸將的臉色也隨之漸變的好看一些了。
然而,正所謂是事不遂人願而禍福無端,隨即堂下交頭接耳起來的討論嗡聲,就被一個突兀闖入的急報打斷了。
“報,薊州今天津薊縣)聞警。。”
“有敵自海上而來,再陷直估寨了。。”
“什麼。。”
這個訊息頓然在堂下激起一片譁然聲。當即就有一位生得孔武有力,而鬢髮濃密的軍將主動出列喝聲道。
“還請督帥與我一隻輕兵,即可前往奪還和驅除。。”
畢竟,前一次直沽寨淪陷所帶來的後果和影響,至今還是歷歷在目的;一旦被這些佔據了直沽寨的敵寇,清除了海河河道當中淤塞和障礙的話,那就意味著來自敵方水師的戰船,深入河內而炮轟焚掠沿岸的故事,再度重演一遍了。
而且相比前一次只是短期肆虐一番就退往海口的結果,這一次卻是有淮鎮主力的大軍為呼應和蔽翼,一旦任期勢大,則整個幽州東面和沿海各州,都要不穩和動搖起來了。
然而在這個關口上,韓忠彥卻是再度有些猶豫了;在此風雲彙集的幽州保衛戰在即之刻,是否還有必要分出寶貴的機動兵力,去確保和維持一個側翼的局面和態勢呢。
(本章完)
喜歡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內請大家收藏:()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內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