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漠南趨於穩定而且逐漸繁榮的局勢相比,整個漠北就完全亂的不成樣子了。
到並不是諸部相互征伐,而是各部勢力混在一起,犬牙交錯,相互明爭暗奪,內部形勢混亂的不成樣子。
暗戰並明戰更亂。
自始畢可汗在雁門之變中戰死河東之後,昔日的草原之主東突厥就失去了最後一個共主。
雖然之後楊廣又封了義成公主之子阿史那維翰為奉恩大可汗,但阿史那維翰本身是個孩子,還未長成,在部落中並無什麼威望。
而攝政的義成公主更是一個女人,還不是突厥人,雖倚仗著大隋撐腰,但也做不到一統東突厥。
其實大隋對義成公主的支援並不大,態度甚至有些曖昧,不遠不近,讓人難以捉摸。實際上若說最擔心義成公主統一草原的,反而是黃明遠了。
對於黃明遠來說,統一草原的除了自己,別說姘頭了,親爹也不行。
所以大隋對義成公主的支援,只能侷限到保證阿史那維翰名義上仍是突厥之主,不受其餘諸部侵害。可若是義成公主想打著大隋的旗號四面吞併,把這個名義之主變成草原真正的主人,那來自大隋的支援,就不再是支援,怕是會變成打擊了。
義成公主也看得明白,自己那個阿兄是個狠心的人。什麼甜言蜜語、曲意小心都沒法迷惑他。
於是義成公主只得安心窩在頞根河以西,默默發展實力。
而此時的東突厥內部,尚有數股大的勢力,光是大可汗之下的小可汗就有六個。
啟民可汗的二子英明可汗阿史那俟利弗,為北面可汗,建帳於娑陵水一帶;
啟民可汗的弟弟懷順可汗阿史那執室,為阿史那家族第一長老,建帳于于都斤山北;
啟民可汗的三子歸義小可汗阿史那咄苾,義成公主的好盟友,追求者,建帳於頞根河東岸;
啟民可汗的五子英義小可汗拓特勒;
啟民可汗的六子懷義小可汗阿史那叱吉設;
啟民可汗的堂弟誠義小可汗阿史那蘇尼施,大隋養的一條好狗,蜷縮於突厥內部的大隋間諜。
還有兩個葉護阿史那步利設和阿史那欲谷設。
這還不算一直在漠西的阿史那裴羅。
若不是阿史那思摩打死不願為可汗,只願為隋職,這突厥的小可汗更多。
這十多人相互合縱連橫,各自勾結,為了利益和地位爭得不亦樂乎,把整個東突厥弄得烏煙瘴氣。
尤其是阿史那俟利弗和阿史那咄苾二人,為了爭奪阿史那家族內部的主導權,都快把狗腦子打出來了。
若非隋軍在旁邊看著,二人不敢動手,分分鐘便是草原大戰。
所有人都知道阿史那俟利弗覬覦大可汗之位,造阿史那維翰的反只是早晚的事情。當初始畢可汗在位時阿史那俟利弗便與其相爭,只是他先在二人的競爭中落敗,河東一役也損失慘重,實力比不過義成公主,只得暫時低頭蟄伏,等待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