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斷更了,不好意思!不過斷更也不會改變我是網文界最帥作者的事實!交流群微博看前面幾章找找看,我手機發的懶得找了,就這樣。)
老皇帝跟老掌教在後殿的暖閣裡閉門打禪機,幾位老祖宗懶得伺候,姚簡第一個開溜跑去了丹房,在他眼裡整天守著丹爐打鐵的徒弟可比什麼都好。
其他幾位出了後殿倒是沒有即刻離去,在玉柱峰上逗留了片刻,順帶著還指導了徒子徒孫們練拳引得一時轟動,除了大師兄陳常名跟其他幾位同輩,孫興俞大海這樣年紀的老祖宗可是難得一見。更有些門內弟子一直都是聽說,心裡早就把那幾位當成了神仙一樣的人物,老神仙現身,可不就是稀罕的事情。
楊問遠則由木三千陪著,在太和宮附近轉了轉。
兵部尚書還是手握重權的大將軍,除了姓李的人那幾位放眼天下還真沒幾個能讓他正眼相看,這不是楊問遠性格高傲目中無人,而是身居高位多年著眼處必然極遠,所思所慮已非是一般柴米油鹽,更沒有必要故作姿態顯示謙和。
所以武當讓一個小道士陪自己,從太和宮到前殿,一路上木三千笑意盈盈的解說,楊問遠只是不時的點頭,連出個聲都沒有。
木三千也不以為意,要真是跟這個冷麵將軍較真,那自己不早就拿著戒尺先捅了這廝,然後去暖閣把李顯給抽筋扒皮吊起來打,才能平息自己心底的仇恨。
滅國離家的仇恨。
但這裡可是武當,前後五百年道門正統無出其右的武當。更何況這裡是木三千生活了六七年的地方,他早就把武當當成了自己的家,把師傅師叔師兄們當成了自己的親人。如果因為一己私仇牽連了武當,那才是罪不可赦,就如同二師兄先前說這次之後就會下山一樣,相信他也是把不能牽連武當定做了底線。
前殿廣場上還有道人們在一塊練拳,武當重視內在修為,孫興老祖宗還研究了一套打起來極慢的拳法,說是氣隨身動不止不歇,講究氣機運轉連綿不絕,套路簡單極易上手,許多道人們練著練著就琢磨出了點滋味,對這套看似簡單卻奧妙無窮的拳法深以為然。
“小真人請教一下,那些道人們練的是什麼拳?”
木三千引著楊問遠從邊道上往殿前廣場走,一路上都沉默的跟個啞巴一樣,結果看到那些練拳的道人楊問遠忽然開口問了一句。
“沒名字,是孫師叔琢磨出來的,練了一段時間覺得可以強身健體,就教給了其他道人。”
“哦,這樣啊。”
楊問遠遠遠看著廣場上練功的道人若有所思。
“楊大人對這些粗淺的拳腳功夫也有興趣?”
“讓小真人見笑了,楊某身在行伍也懂些拳腳功夫,孫真人所創的這拳法可是精妙無比,絕不是什麼粗淺的功夫。”
道人們練拳沉醉其中,倒是讓楊問遠給看出了門道。這套拳不求大開大合,只求拳打周身,腳下不動如山,形似流水柔中有力,只不過那些道人練起來徒有形似,神似能達三分便已經不可多得。想來創出這拳法的孫真人必然是登峰造極的人物。
“江湖中人一輩子必然要面臨道門武當跟釋們雷音兩座武道巔峰,從普通門人練的拳便可窺見一二,武當山的底蘊果然深厚。”
“能讓號稱是啟元朝堂武道第一人的楊將軍如此不吝讚美,想來孫師叔會很高興。”
木三千客套的回了一句。
“就事論事而已,武道一途千百年來的傳承也就儒釋道三家一直生生不息,不過近些年釋門的日子可不算好過。”
“可不,就連一向無爭的佛國帝沙都給啟元的鐵騎踏破,能在如此世道下傳承,還真是難。”
“奉命行事而已,皇帝陛下雄圖大略治下清明,況且這個世界就是如此,是要有人不斷的犧牲才能不停的向前。”
最初知道李顯意欲滅佛,以此來開啟顛覆江湖的盛大序幕,楊問遠心裡也曾經猶疑,但食君祿分君憂,他還是堅定的站在了李顯這邊。
“殺人而已,再高尚的藉口也改變不了事情的本質。”
木三千冷笑了一聲,他發現地位越高的人似乎就越要把自己裝飾的正義且偉大。
“小真人似乎對咱們有些成見?”
楊問遠明顯感受到了木三千口氣的變化,他好像在因為什麼而惱怒,只是這種惱怒還被壓在心底。楊問遠不再去看廣場上那些練拳的道士,揚起嘴角笑了笑。
“哪裡有什麼成見,也是就事論事而已。”
打嘴仗木三千可還從未怕過誰。
“楊某聽說帝沙國姓木,方才見別的道人管小真人叫小木師叔,不知道小木真人的木跟帝沙的國姓,可有關聯?”
“楊大人言重了。小道士跟著師傅修心養道,俗名凡塵早就不放在了心上,名字不過是個記號。”
木三千心知楊問遠的問題包藏禍心,但他仍然沒有選擇明確的否定。
楊問遠點點頭,不再接著追問下去,他大概已經知道了自己想要的答案,這便足矣。
“帝沙號稱佛國,乃是中原諸國中得佛門傳承最多,楊某未能親赴西北跟佛門世宗文空和尚切磋實為一生憾事,不過看了軍報說廣陵軍揮兵直入鮮有抵抗,想來帝沙佛國也都是浪得虛名之輩。”
楊問遠一轉話口,直接把帝沙佛門給貶的一文不值。
“武當道統正宗,是不是要比帝沙佛國貨真價實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