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到了五月份。
不長的時間內,戰神王府似乎已經逐漸取代了曾經的並肩王府,並且以一副比王復雨時期更為激進,也更具攻擊性的姿態出現在了世人面前。
兩個王府雖然地址一樣,但以往在很多人心裡,重量卻並不等同,王復雨紮根九州城十多年的時間,大小事件跟王系的領袖配合默契,在帝國最高元首的高壓之下游刃有餘,王系的規模雖然在高壓之下有所縮水,但難得的是大派系的凝聚力始終不散,無數次的內部紛爭,王復雨都可謂功不可沒,甚至毫不誇張的說,之前王系內部的矛盾是對立到了一定程度的,其中的甚至還有一些私人恩怨糾纏不清,類似於世仇的關係都不在少數,真要解決起來,絕對要比今天西南派系所面臨的內亂要麻煩的多。
畢竟任何大派系,內部都是派中有派,同樣也有山頭林立的情況,關於這種內鬥或者說是良性競爭,任何派系領袖都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只要可以保證在關鍵時刻一致對外就可以。
但王系之前,卻並非是一個大派系,它的前身是王家聯盟,由當時每一個都可以影響全域性的大勢力組成,軍界的陳系,政界巨頭葉家,還有夏家,皇甫家,殘餘的唐家政治勢力,以及被當初各大派系聯手打碎的北方聯盟部分幹部,其次才是最核心的王系。
總的來說,在當時的背.景下,聯盟中的王系是最羸弱的,能拿得出手的高階幹部不多,但真正的領袖級別人物卻有兩個。
決策局常委巨頭李冬雷,以及現在是決策局常委中的三號人物,當時只是剛剛進入決策局的吏部部長鄒仁特。
但當時西南派系虎視眈眈,大敵當前,王家聯盟中數個大勢力始終緊密聯絡在一起,也給了王系發展的機會,到當時的西南派系領袖只幹了一屆就下臺,南方派系的領袖上位後,王復雨也重回九州城,建並肩王府。
那個時候,李冬雷在黨內外的威望已經空前高漲,新上位的南方派系領袖也需要並肩王府制衡當時已經很恐怖的九州城林家,所以對王復雨的到來採取了預設態度。
而王復雨來到九州城的第一件事就是開始整合王家聯盟,用李冬雷首相直追開國總理的威望,跟各方大員頻頻會面,許諾,拉攏,打壓,清晰,可以說用盡了渾身解數,竭盡全力的整合各種資源。
半年前,帝國前首相李冬雷退休,卸下身上的擔子,但他的威望卻不降反升,而那時的鄒仁特,郭天龍已經成為決策局常委巨頭,陳畫樓與葉年倫也分別進入帝國決策局,在李冬雷鄒仁特等老一代的領袖默許和葉年倫陳畫樓新生代領袖的支援下,王家聯盟終於開始向著王系轉變。
以前都是頂級的大勢力,相互之間甚至還會有矛盾,由合作到合併,王系內部可以說是火花不斷,在加上被新上位的最高元首林擎天打壓,王系內部也是頻繁換血,一直到今天,王系縮水已經近半,但地位卻徹底穩固,戰鬥力甚至更勝從前。
而能有今天這個局面,葉年倫陳畫樓等人功不可沒,但並肩王王復雨,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性人物,而王復雨也因此樹立了並肩王府的巨大威望。
戰神王呢?
在皇族內部,戰神王林軒轅或許因為超強的實力,威望不亞於並肩王,可在神舟帝國,除了最頂層的一些人之外,很多人對於戰神王這三個字並沒有明確的概念,威望幾乎為零,但因為黃昊天事件,最近戰神王府的威望也開始高漲。
兩個月的時間,葉副元首接班的呼聲越來越高。
王系兩位大員走上正總督級的高位。
發展委出。臺檔案,側面力挺江南總督皇甫俊。
王氏國際集團插手被西南林家牢牢控制住的能源和軍工專案。
這一切的起始都在戰神王府,而兩個月的時間裡,戰神王府跟王系也充分協調一致,如今所有人都知道,並肩王雖然走了,但戰神王同樣不好招惹,而且他比王復雨更具進攻性,第一次出手,就已經讓西南派系焦頭爛額。
帝國安全部部長黃昊天的案件雖然還在調查之中,但安全部已經有一名副部長,兩名局長落馬。
如果算上審理完畢已經移交檢察院的南雲行省監察部長和北湖行省的執政黨副書記的話,戰神王來到九州城的兩個多月時間裡,已經有三位副總督級大員落馬,更是將西南派系和西南林家一起拖入了泥潭。
狠茬子!
這是所有人對林軒轅的一致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