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預習了。
不過他可沒打算放過方丘,他一定要完成自己的套路!
“回答正確,第二個問題。”
他決定說一個偏的問題。
“《類經附翼·醫易》中提出動極者怎麼做,陰極者又怎麼做?”
“動極者鎮之以靜,陰極者勝之以陽!”
方丘回答道。
喬木一看,行啊。
這麼偏的題都能回答出來。
那就再加難度,問你一連串的問題,不信你還能回答出來!
“心火之氣有餘,既可乘襲什麼?又可反侮什麼?心火之氣不足,既可導致什麼相乘?又為什麼所侮”
“心火之氣有餘,既可乘襲肺金,又可反侮腎水;心火之氣不足,既可導致肺金相乘?又為腎水所侮”。
方丘快速回答道。
“補母瀉子的治療原則適用於什麼病?”
喬木這一個問題已經不再是理論問題,而是涉及到了治病上。
理論固然好背好理解,但治病可就不一樣了。
他不信眼前這個同學單憑預習就能把治病的一些原則都能記住。
“子犯母病、母病及子和單純一髒有病皆可。”
但方丘的回答卻擊潰了他的設想。
回答完全正確!
喬木額頭上開始有些冒汗了,交了六年的課,第一次覺得場面有些不受他掌控了。
“何為生我、克我、我生、我克?舉例說明。”
喬木聲音急迫的問道。
“生我的意思是……”
方丘和喬木你來我這猶如高手對決般的往一問一答,看的在座的其他學生眼花繚亂。
內心卻震撼無比。
喬木作為老師一個問題一個問題不假思索的丟擲,這已經很考驗老師對知識的掌握程度。
更可怕的是方丘竟然全都能回答的上。
絲毫不差。
這當真像是古代兩個頂級劍客對決,你來我往,好不快哉!
看著兩人一個出題越來越快,問題越來越難,一個回答越來越快,答案一直精準無比。
在座的學生生出敬佩之意,更有一種淡淡的失落感。
同樣是學生,
你看人家方丘幾乎整本書都掌握了下來,在看自己,對中醫還茫然不懂呢。
這就是差距啊!
這也讓他們內心深處有種要奮起直追的衝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