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燭是個千百年前的相劍大師,也是個鑄劍大師,商燭廟就是圍著原來商燭的鑄劍池建立起來的。那鑄劍池,不是水池,而是一個地火池。”
虞夏跟著陳道人穿過一個牌樓,便一眼看到了許多造型奇特的爐子,圍城了一個圈,圈子中央是個乾涸的池子,裡邊立了個石碑,上面寫了“鑄劍池”三個大字。
“這不是地火池嗎,怎麼看著就是個普通的枯池,邊上圍著的那些爐子又是什麼?”
陳道人很難得的沒有朝虞夏翻白眼,而是領著她去了邊上一個視野極佳的位置坐下,給她耐心解釋。
“地火池以前是池子,年代久遠早已變了樣。如今的地火火源更深,浚南人在原來的地火池邊上建了鑄器爐,這樣可以更好得利用地火之力,又杜絕了許多危險。”
“正是這些鑄器爐,讓商燭廟成為許多鑄器師夢寐以求的地方,但是千百年過去,地火之力早已不比原來,所以築器爐每個閏年的八月份才會開啟。”
“外邊圍著的那些玄師都是衝著這些鑄器爐來的嗎?”
虞夏忽然想到廟前人山人海的情形,又留意到他們昨日進城之後浚南縣的許多客棧都住滿了,一個小小的縣城,為何會聚集那麼多人?
答案顯而易見。
陳道人點了點頭,“那些人中一部分都是想要使用鑄器爐的鑄器師,還有一部分,卻是跟咱們一樣,看熱鬧來的。可惜鑄器爐有限,商燭廟的看座也有限,所以沒有請柬是進不來的。”
“那請柬是誰發的?”這個問題虞夏進門的時候就想問陳道人了,這會兒可算是逮著機會了。
“浚南縣雖說也有縣令,不過實質上卻一直由上孫家把控,上孫家算是個比較有底蘊的世家,以鑄器聞名,只是三百年過去,後輩難出堪當大任之人,所以他們每四年舉辦一次鑄器大會,選取優勝者吸納入自己家族培養。”
說著陳道人又指了指牌樓前邊規規矩矩站著的一行人。
“那些就是前來參加鑄器大會的鑄器師了。”
虞夏順著陳道人指著的方向看過去,果然見那邊站了十來個衣著各異的玄師,修為四品居多,竟然還有兩個五品玄臺,看著是專為鑄器大會從各地趕來的。
如果在鑄器大會上獲勝進入上孫家,以上孫家深厚的底蘊,必定能獲益良多,即便未能獲勝,能夠使用一次地火鑄器,對於鑄器師來說也是難得的體驗。
難怪廟前圍了那麼多人。
可惜鑄器爐有限。
虞夏剛剛掃了一眼,那圍起來的爐子,一共只有十六臺。
“那那些參賽的鑄器師是如何得到參賽請柬的?”
虞夏好奇地問道。
“各地的一些與上孫家交好的勢力都會有一個推舉名額,他們若是發現天資不錯的鑄器師,便會推舉其參賽。而上孫家也會視被舉之人能力的高低來給那些勢力一定的好處。若推舉的鑄器師奪魁,上孫家的家主則會親自為那方勢力鑄造一件法器。”
這倒是互利共贏的局面。
上孫家能夠傳承三百年而不敗,的確有些本事。
商燭廟前,兩個男子終於從人群中擠到了廟門邊上。
那兩個守門的勁裝玄師將他們攔了下來。
在他們看來,這兩人一個是無修為在身的普通書生,另一個不過二品修為,基本是沒有資格參加鑄器大會的。
那個書生模樣的男子立刻道:“我們有請柬!”
說著便從懷中取出了一張請柬交到兩位玄師手中,請柬黑底,上面有紅色火苗紋印,是上孫家的標誌。
兩個守門玄師相視一眼,放了兩人進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