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數人歡呼起身,跟著巨大的鼓聲一起擦響手指。
在十萬人共同擦出響指的同時,舞臺上,韓森一身紅色皮夾克和黑色西褲出現在人們的面前。
在震耳欲聾的歡呼聲,以及巨大的響指聲中,韓森以及眾多伴舞,一步一頓的走上舞臺中央位置。
所有伴舞都是一邊擦著響指,一邊跟隨韓森,向前走動。
這整齊劃一如同軍對般的步形,讓所有觀眾看得尖叫不已。
下一刻,人們就聽到韓森用英文奮力的嘶吼:“在紐約的朋友們,你們準備好了嗎?”
全場頓時響起了巨大的歡呼響應聲。
與此同時,韓森的歌聲,也在此時響起:
“他們告訴他,你還敢再來?
不想再見你,你最好滾蛋——”
不久前,這首《Beat It》一經推出,就火爆全球,引起無數人的下載傳唱,特別是在歐美國家,這首《Beat It》成為了當下最火爆的舞曲,在歐美不少主要城市中,這首歌的快閃活動層出不窮,因為旋律極為洗腦,再加上舞步相對較為簡單,所以參與快閃活動的人有很多。
每當成功舉辦一次快閃活動,《Beat It》的名氣和熱度就更進一步,一些快閃活動影片更是在網路上引起了數千萬次的點播量,激起了的年輕人的參與熱潮。
與此同時,《Beat It》這首歌的歌詞內容也頗有深意,旨在告誡年輕人避免不必要的麻煩,暴力並不能解決一切問題,而且只會傷害到自己。
可以說,韓森借用《Beat It》這首歌,給時下歐美的青年一代,提出了非常善意的忠告。
只此一點,就讓韓森收到無盡的喜愛。
在《Beat It》尚未問世之前,韓森就創作過許多反戰歌曲,而那些歌曲都是在描述大的方向,如今《Beat It》橫空出世,卻是成為了許多人的心靈導師,啟發了無數不良青年。
在歐美一帶,韓森的名字所代表的符號,毫無疑問是正向的。
這與歐美歌壇當下崇尚的黑暗、頹廢和喪文化有著本質的不同。
而韓森的作品向來都是正能量居多,奮鬥、努力、向上,但即便是與歐美歌壇的流行文化有著本質區別,但韓森的作品卻依然能過在這塊土地上火到沒朋友。
世界各國的熱搜幾乎都成了韓森的後花園,在韓森舉辦世界巡迴演唱會的這段時間,每來到一個國家,就必然會摘掉一個當地的熱搜榜首位置。
一路走來,韓森在許多國家極大的提高了自己的人氣和知名度。
在紐約也不例外。
此時此刻,除了場內的十萬零八千名觀眾外,在演唱會外的廣場上,也滯留著數不清的歌迷,他們雖然沒有機會進入到內場觀看演唱會,但去自發的在外圍合唱起了韓森的歌曲,以表示對韓森的支援。
只是讓場外的這些人感動心悸的時候,從演唱會開始後,沒過多久,他們就看到一個個擔架從裡面被抬了出來,一輛輛救護車來回在眼前疾馳。
“裡面發生了什麼?”
“怎麼好像有很多人都昏迷了過去?”
“我好像聽說過,韓森的演唱會特別讓人心潮澎湃,所以許多人在激動之下,興奮過頭,大腦缺氧,就會陷入到昏迷或者假死狀態……”
“但是今天昏過去的人也太多了吧!”
“演唱會才剛剛開始不到半小時啊!”
場外的歌迷一臉懵逼的看著那些被醫護人員從內場抬出來的擔架,擔架上幾乎都躺著昏迷過去的身影。
僅僅幾分鐘的時候,就抬出去了三四十人了。
這在韓森以往的演唱會上是從來多沒有發生過的事情。
而這僅僅是剛開始。
接下來的一頓時間,場外的歌迷朋友們眼睜睜的看著一波又一波的擔架從內場被抬出來,上面躺著的都是面色潮紅,呼吸急促的人。
每一個人臉上幾乎都是第一時間掛上了氧氣罩。
雖然內心已經有了猜測,但還是有人不敢相信,於是便上前詢問情況。
一名醫護人員臉上的埋怨幾乎要溢位來了:“真是該死的資本家,為了賣更多的門票,竟然把原本設計八萬多人的觀眾席,改成了十萬多人,一個體育場,一下子增加了兩萬多人,怎麼可能不出事?”
“裡面很熱,特別熱,不是人待的,再加上時不時的響起大合唱,缺氧嚴重,現場許多觀眾都熱暈過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