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09章 舊日重現

除了《七里香》之外,包括狐月在內的眾多音樂人都對這張專輯裡的歌曲進行了即時評價,引起了全國觀眾的熱烈討論與關注。

專輯整體也呈現出褒大於貶的趨勢,多數人都非常認可《十一月的蕭邦》這張專輯。

因此,當兩週時間過去,《十一月的蕭邦》總銷量突破了一千五百萬張,銷售額高達4.8億,雖然後續的銷量會隨著時間的過去越來越低,逐漸呈現出飽和狀態,但業內市場專家預計,當專輯銷售時間達到一個月的時候,《十一月的蕭邦》總銷量破兩千萬張是可以預期的,也就是說,韓森的新專輯單月總銷售額將會突破至6.6億元。

這個資料已經是華語樂壇第一人,而韓森也正式成為了華語樂壇里程碑式的天花板級別歌手。

甚至在全球範圍內,韓森都算是歌手中的翹楚。

也正在此時,韓森新電影《功夫》在進行了為期一個月的後期製作後,正式過審,並開始進入宣發階段,預計將在春節檔上映。

第一部電影就能在春節檔上映,這依賴於韓森個人強大的市場號召力,同時導演項義華的實力與名氣也佔據了很大一部分原因。

而影片在送審過後,相關部門更是一刀未剪,僅僅用一天的時間就稽核完畢,韓森畢竟曾經是被央視新聞、人民日報等諸多媒體都競相稱讚的藝人,更是國內首屈一指的著名歌手,即便是稽核人員從來不關注歌壇,也或多或少的知曉韓森在娛樂圈的影響力,因此在各方面只要不違法都給予了絕對的支援。

值得一提的是,在《功夫》上映之前,韓森工作室花費五百萬的巨資邀請一位知名網路家撰寫了一個關於“射鵰”的故事。

其中故事創意等,都由韓森口述,再由家來根據韓森的故事核心來創寫整個故事。

簡單來說,韓森提供故事大綱,然後交給網路作家來撰寫故事,豐滿故事裡的旁枝末節。

整個故事分成三部,第一部名為《射鵰英雄傳》,第二部名為《神鵰俠侶》,第三部名為《倚天屠龍記》。

這三部,就是大名鼎鼎的“射鵰三部曲”。

在韓森的前世,這三部都是由著名作家金庸著作。

因為三部在情節上有承接關係,所以才被讀者們稱為“射鵰三部曲”。

《射鵰英雄傳》是金庸中期武俠創作的代表作品,也是吸引讀者數量最多的作品,它的發表確立了金庸在界堪稱“武林至尊”的地位。

《射鵰英雄傳》是系列作品的第一部,以宋寧宗慶元五年至成吉思汗逝世這段歷史為背景,描述了南宋抵抗金國與蒙古兩大強敵的鬥爭,同時也充滿了民族主義和愛國情愫。

整部歷史背景突出,場景紛繁,氣勢宏偉,具有鮮明的“英雄史詩”風格。

韓森雖然能寫會唱,但那也僅僅是針對詞曲創作而言,畢竟他前世就是歌手,但是說到創作,他確實愛莫能助了,只能找到一位真正的家來代替。

價值五百萬元的合約對於許多作家都是一筆豐厚的報酬,特別是對方還是大名鼎鼎的韓森,即便成為其工具人,對於很多網路作家來說都是一件非常值得誇耀的事情。

因此,當訊息傳來,許多作家都踴躍報名“接單”,而韓森工作室在經過一系列的篩查過後,最終選擇了一位擁有過數千萬字創作經驗,筆名叫做“劍卒”的網路作家,讓對方來根據韓森提供的故事內容,創作出《射鵰英雄傳》這部長篇。

而《射鵰英雄傳》只是開始,後續的《神鵰俠侶》、《倚天屠龍記》等都將是豐滿這個故事的關鍵所在。

韓森之所以想把射鵰三部曲寫出來,並不完全是為了豐富界的書庫,畢竟這個世界的作品也都是豐富燦爛,名著比比皆是,相比較起來,“射鵰三部曲”甚至顯得有些俗氣。

但韓森不得不把“射鵰三部曲”寫出來,這完全是為了《功夫》電影加成,不然的話,觀眾可能都理解不了“神鵰俠侶”等諸多故事梗,更不明白蛤蟆功、獅吼功等武功代表著什麼。

這才是韓森想要創作出“射鵰三部曲”的最大動機之一。

當然,“射鵰三部曲”可以說是金庸老先生最著名的系列作品,不僅被無數讀者津津樂道,更是被許多導演不停翻拍,成為傳世經典佳作。

後續“射鵰三部曲”的影視工作提上議事行程,也是板上釘釘的事情,即便沒有韓森來挑大樑擔任男主角,這三部也依然能夠在很長一段時間養活大部分的影視工作者,也算是韓森為影視行業做出的積極貢獻。

因為有韓森提供故事大綱和角色人設,作者“劍卒”並沒有過多的添油加醋,在簽過合約之後,便開始在知名站上,連載“射鵰三部曲”。

因為有數千萬字的創作經驗,且其故事風格、角色人設等都飽受歡迎,所以作者劍卒擁有非常豐富的創作和網路連載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