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武戰注意到了兩個名字。
又是不覺皺起了眉頭。
伊安,諸葛元平!
二者曾為大夏王朝的左右相。
他們曾位高權重,是為大夏文臣之首。
可現在,荀彧卻覺得他們可以擔任大商王朝的未來的六部主官之一。
從學識、地位,乃至於能力上考量,無疑伊安、諸葛元平二人擔任六部主官,可以算是綽綽有餘。
然,這裡面,卻有關鍵點,那便是。
武戰不清楚,伊安、諸葛元平能否接受地位劇變,陡然降低帶來的落差。
畢竟,六部主官,於大商官職體系之中,固然已算是高官,但較之先前他們左右二相的尊位,卻又差之甚遠。
其二,武戰並不能肯定,他們二人能夠徹底忘卻大夏王朝,一心一意為大商王朝做事。
需知,六部主官,個個都是身居要職,若是有人不盡心竭力,那影響的可就是整個大商王朝。
基於這兩點,武戰手指關節有節奏的敲擊著桌案,深深地望了一眼荀彧道:“文若,你能肯定,伊安、諸葛元平二人能夠為我所用?”
“回稟主公,根據這些日子的交流,以我的識人之術,我能斷定,此二人,已對夏王再無留念,主公只需以誠待之,定能收其心。”
荀彧幾乎沒有任何猶豫,便堅定的出聲回應道。
“既然文若確信,那我便用他們一用。”
武戰相信荀彧的識人之明,當場拍板。
就給予伊安、諸葛元平二人以六部主官相待。
“文若,你說說,六部主官,我給他們哪兩部為好?”
武戰再問。
他與伊安、諸葛元平接觸不多。
因而,透過荀彧的認知,來對此二人進行安排,卻是最佳選擇。
“主公,六部分別是吏部、戶部、禮部、兵部、刑部、工部。”
“我以為,吏部主管人事,不可輕易交予此二人掌管,以防他們對大夏舊臣心懷惻隱之心。”
“兵部重職,自不必多說,遠遠輪不到此二人,禮部、刑部,他們兩位也不合適。”
“故,此二人當為戶部、工部主官。”
“其中,我以為,伊安掌管戶部,諸葛元平掌管工部,如此卻是正好。”
既然武戰誠心發問,荀彧也能夠感受到武戰的心胸寬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