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31章 研究生畢業

肖羽和易小小的研究生生涯正式結束了,這三年給他們的記憶是非常深刻的,可能比大學還要深刻。

因為這三年自由的時間很多,他們不需要花很多時間在課堂上,相當於是自學的三年。有點寒窗苦讀的感覺。

研究生畢業那天,他們都很高興,大家一起穿著畢業的服裝,一起拍照,那感覺真的是非常難忘的。

研究生畢業以後,他們可能就沒有什麼機會,會碰上這些同學了。當然,徐衣純除外,其他的同學估計都得是分道揚鑣了。

以前所有同學之間的矛盾,在一瞬間都被瓦解掉了,其實時間那麼短,三年的時間大家就要分開了,能有多大仇呀?一旦畢業,大家以後可能一輩子都見不到了,這種仇恨真的是沒什麼必要。

也只有到這個時候大家才能看開吧,就當一個人再也不會出現在你的人生中了,大機率不會出現了,不管你以前有多麼討厭這個人,等到了這種時候,你都有可能會發生巨大的轉變,你甚至會希望他,不要那麼快走,甚至會對人產生惋惜。

因為我們總是覺得大家可以一直在一起,直到真正到離別的那一天,我們才能知道原來,那麼快就要分別了,分別以後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見面。

畢業後的第二天,同學們就都各自分散了,分散後的第一件事情,那就是找工作了,這也是大家的當務之急。

其實大家基本上在畢業前就已經把工作找好了,因為畢業前有一小段時間是相對空閒的,在這段時間裡找工作是非常適宜的。

大家基本上都有工作了,徐衣純找好工作了,她是找了個編劇的工作,這確實是很不錯的一個工作,也算是完成了她的一個夢想吧。

肖羽聽柳心佳說,她也找到了一個編劇的工作,也算是完成了自己的夢想。

現在煩心的人反而是肖羽和易小小,他們倆到現在還沒有找工作呢,也沒有什麼想找工作的念頭,這幾年的變化有點大,他們都不想去工作。

徐衣純和柳心佳的編劇工作都不是最主要的編劇,而是一個編劇團隊裡的,也是屬於中等偏下的位置,他們的工作更多是輔助作用,沒有太多個人的思想在裡面。

肖羽以前做的那個也是在編劇團隊裡的,只不過他屬於中等偏上,有那麼一點點自己的思想,但主要還是根據別人的意思來做的,所以也難怪他會辭掉那份工作了,畢竟他在做的是別人的劇本,而不是他自己的劇本,那其實就沒有太大意義了。

肖羽一直堅持著,他要做的就是羽自己的劇本,這個故事必須是完完整整屬於自己的,如果這個故事始終在服務於他人,沒有什麼自己的思維的話,他寧可不賺這份錢。

因為肖羽也不缺錢啊,他就是想做一些好作品,做一些自己的作品。本身就已經很有錢了,對錢當然是無所謂。

研究生結束以後,他們當然要找工作了,肖羽和易小小也是商量了一下,要去找什麼工作,最後兩個人是分頭去找的。

肖羽呢,找來找去還是沒有確定到底要做什麼工作,易小小很快就找到工作了,跟她的上一個工作很相似,也是當老師,而且還是培訓機構的老師,她現在是做編劇老師。

肖羽就有點困惑了,讓他去上班,他是挺不願意的。讓他去劇組了,一下子也做不了什麼重要的位置。當老師什麼的,他就沒啥興趣了。

這個當初的學霸,最顯眼的人,反而被找工作給耽誤了,真的是找不到好工作。

其實這也反應了現在很多年輕人的工作狀態,有些人能力也很好,各方面的才幹都非常不錯,但就是找不著工作,其實說找不找工作呢,是自己不想找而已。都瞧不上別人那些工作,所以就沒有工作可幹。那都是太挑剔惹的禍。

肖羽也很為難,但的確要找一份好的工作,特別的困難,如果這份工作不是特別有意義的話,那真的很不錯。

肖羽走遍了當地的很多地方,也沒有找到工作,這的確讓他有些為難。

而現在,他們又面臨著一個問題,是否要留在北京。易小小找到的那份工作,不在北京而是在杭州。如果說要去做那份工作的話,就只有去杭州了,那肖羽如果在北京的話,兩個人就要分開了,或者就讓易小小放棄那個工作,待在北京找個工作,兩個人都挺糾結的。

最後可能還是達成了一致。肖羽說:“我想留在北京試試,這個城市才是影視的最好地方,主動權肯定在這邊,無論如何,我還是想留在北京。”

易小小說:“本來我不想留在北京,說實話,咱們都要幹一番大事業,那肯定要留在北京了,所以說那就留在北京吧,如果說好幾年都做不出什麼成就來,到時候才能再也不遲,可以在這邊先試試水。”

易小小也是深知,如果想要把影視做出一點成就來的話,北京是一個最好的選擇,因為這邊基本上到處都有劇組,但是在其他城市,幾乎不可能存在這樣的狀況,他們如果真的是想做電影的話,那留在北京真的是最好的一個選擇,因為留在其他地方,可能那些地方加在一起都沒北京一個地方的資源多。

最後,他們能夠達成共識,最大的原因可能還是因為夢想吧!本來是一直意見不合的,但是因為共同都有一個電影夢,所以就留下來了。程偉和劉添現在也是住在北京的,他們幾個人除了楊遙以外,其他人都待在北京,以後也可以經常的聚一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