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為子彎下腰用手觸控,少年全身冰涼,鼻尖尚有微弱氣息。
無為子不容多想,趕快將他抱進山門,急步跑到後院,把少年放在自己床上,用被子蓋好。
吩咐小道童,快去廚房裡取少許幹辣椒、老薑和蔥頭放在一起熬成湯。
不一會,湯藥熬好了,道童趁熱灌進少年口裡。
大約過了一個多時辰,那少年出了一身汗,面容開始微微變紅潤,氣息呼吸均勻了許多。
道童又端來一碗稀粥,細心餵了少年,然後重新讓他睡好。
那少年太疲倦了,一覺睡到第三天早晨才醒來。
道童見少年睡醒了,先領他去洗澡,然後將自己半新的衣服拿出來讓他穿上。
吃完早點後,帶少年走進殿房。
俗話說得好,人靠衣衫馬靠鞍,少年吃飽了飯,穿上半新衣服,顯得精神多了。
只見少年身長近五尺,滿頭黑髮,臉方膀闊,儘管面露飢黃色,但是一雙大眼睛忽閃忽閃,頗為有神。
他見了眾人,連忙跪下施禮,感謝大家的救命之恩。
無為子見這小子有幾分靈氣,心裡十分喜歡,把他拉近身邊,親切問道:“小娃兒,你姓啥,多大啦,家在哪裡?”
少年道:“小的名叫朱永才,今年十二歲了,家在泰安縣鄉下。”
無為子道:“朱永才,你如何暈倒在山門前,快說給大家聽聽。”
被問起暈倒山門的原因,朱永才不禁淚流滿面,慢慢說出了自己的辛酸身世。
原來,朱永才的父母曾生下九個孩子,全家共十一口人。
朱永才排行老三,因家裡缺衣少食,先後有五個兄妹都夭折了。
除父母外,朱永才還有一個比他大三歲的永福大哥,一個黑牛弟弟,一個長得像花兒一樣的桃花小妹妹。
今年山東大旱,農民從春天盼到秋天,沒有盼來老天爺下一滴雨,田裡莊稼大部分乾旱枯死了。
可是,地主老爺照樣要收租,官軍又不斷來逼迫百姓交納苛捐雜稅。
由於農民缺食少穿,泰安縣盜匪蜂起。百姓沒有活路,只好四處逃荒,大路兩邊經常見到餓死的災民。
去年,朱永才的父親向本村吳老爺家租種了兩畝地和一畝田,可是今年遭遇大旱,田地幾乎顆粒無收。
母親只好帶著黑牛弟弟和桃花妹妹去南方逃荒討飯,父親帶著永才和永福守著家裡的破屋子,靠挖野菜和摘樹葉充飢。
中秋節前,吳老爺派管家來收租,朱家沒錢沒糧,家徒四壁,哪裡交得起?
朱永才的父親再三向管家哀求,待災荒過後,來年加倍還債。
管家聽後暴跳如雷,嘴角邊黑色肉痣上的一撮毛倒豎起來,口裡唾沫四濺,汙言穢語罵了好一陣。
最後限在七天之內湊齊租金,否則有你們好看的。
過了七八天,那個管家帶了兩個官兵,氣勢洶洶地來朱家收租逼債。那天父親在家編草鞋,朱永才在旁邊做幫手。
父親見三人進了屋,忙丟下手中的活去打招呼。他低身下氣地向管家說盡了好話,可是管家根本不願聽。
父親只好跪地哀求寬限幾個月,管家二話不說,走上去一手抓住他的頭髮,一手揮拳毒打。
父親站起身本能地反抗,兩個官兵大怒,衝上去一人抓住他的一隻手,又是一頓拳打腳踢。
小永才見父親被打,抓起一根木棍衝上去打官兵。
一個官兵奪下木棍,將他一腳踢飛,重重地摔在牆角邊。
朱永才頑強地爬起來,撿起打草鞋用的木槌,向官兵後背猛砸。
官兵痛極轉身,一手抓住小永才,一手揮拳擊打他的頭。朱永才被打暈,歪倒在地上。
朱永才很快醒來了,發現管家和官兵還在暴打父親。
父親全身是傷,血水染紅了麻布衣服,可是他仍在拼命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