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奮的農人攔出水壩,抽乾一片土地就進行平整,插上秧苗當年就能看見收成!
一年三季稻,這得產多少糧食,很多在國內活不下去的百姓,不得已背井離鄉,走的時候他們都做好了必死的打算,一個個幻想中的南洋還指不定是什麼地域模樣呢。
可是萬沒有想到,這南洋居然是一個一年三熟的魚米之鄉,在這裡只要你勤奮就根本不用擔心捱餓的問題。
中國的基建狂魔的外號那可是從古至今都有的,歐洲殖民者和南洋土著們全都看傻眼了,他們真沒有見過這麼愛幹活的民族。
很多時候都是上千人一起同時開工,數十公頃的沼澤三天就被改造成了稻田!
還有漫山遍野的叢林,小鐵路隨著伐木營的腳步向深山裡修去,砍伐木頭的聲音驚嚇的雨林所有的動物都退避三舍。
千人以上的伐木營光婆羅洲就有十二個之多,數百年的紅木、花梨木、柚木……全都被鐵軌運送出去,到了海港就有華族商人帶著現金搶貨。
伐木營開墾出來的土地絕不會放過,玉米、番薯之類的先種兩年,中間再逐漸清理石頭、樹樁,兩三年之後又是一大片的農田。
正是這種瘋狂擴張,讓肖樂天手裡有了一張足以在東亞稱雄的王牌,那就是糧食!
眼下只是少部分科技利用在了農業上,未來華族的化工產業興起之後,化學肥料肯定是優先生產的產品。
化肥這東西可是農業產量的最根本保證,誰控制了這個源頭產業,誰就能控制未來世界的農業生產。
滿清朝堂根本就意識不到華族此刻有多少糧食產量,更不敢想象他們未來的農業潛力有多少!
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未來中國人的糧食安全的保險開關,就控制在肖樂天的手上!
糧食這個大殺器一旦啟用,這就是滿清死活都無法抵抗的戰略核武器,別說幾本敦煌文獻泡湯了,鬼子六要是再不認輸京師就得發生米暴動。
他奕訢當然可以不管百姓的死活,但是你奕訢的政敵會放過這個攻擊你的好機會?慈禧都已經擼袖子親自上場了,已經把黑鍋全扣到你的頭上了。
奕訢為了保證自己的權利,也得認慫!
第二天當奕訢聽到華族一口氣就在京師傾銷了一百噸稻米之後,他驚的好半天都沒有說話。
“成氣候了,真是成氣候了……原來之前肖樂天實在跟我們玩韜光養晦啊!”
“他為了在歐洲打仗,跟我們這玩兒緩兵之計呢!他騙的我們好慘啊……”
元首的歸國,讓華族的戰略重心從歐洲迴歸到了亞洲,結果王者歸來自然帶來了億萬風雷。
肖樂天在南洋遙控指揮,就能讓大清國內掀起腥風血雨!
所有勢力都已經見識到了元首的恐怖,敦煌文獻再也沒人敢下手了,劉錦棠臊眉耷眼的帶著士兵回了瓜州,左宗棠也把精力放在了指揮打仗上。
敦煌那邊完全就交給尚泰王和左邊去管了,其餘的人眼不見為淨!
剩下清流還有滿清貴胄們也都不敢鬧事兒了,走門路想搞點古籍的人一下子就消失不見!
雖然英國方面後來要求再次派遣探險隊去敦煌聯合科考研究,但是鞭長莫及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