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資本主義還是會進化的,那就是後話了,咱們以後再聊!”
“現在想想明白了吧!工業文明需要一個龐大的資本和商業體統幫他們消化掉過剩的生產力!”
“而重商主義就需要無數的人口處於流動狀態中……所以說歐洲不可能出現儒家的這種思想,因為你學儒家了,你商業怎麼搞?”
“儒家第一提倡忠孝,父母都在家呢,你不好好養老送終,你吃飽了撐得去大航海啊?”
“那南美洲的金山銀山,比你爹媽還重要嗎?”
“你們看看,這就是文明的衝突啊!這樣的問題在翁同龢那些人的心中就是大問題,可是在歐羅巴這就不是一個問題!”
“因為歐羅巴從古希臘古羅馬時代,就很重視商業,人口的流動性一直存在!幾千年來,歐洲的孝道僅僅停留在愛這一階層,而不會出現人口鎖定!”
“歐洲的父母是不想把子女鎖定在身邊嗎?當然想,可是不能啊!如果所有人都把子女鎖定在自己身邊,以歐洲的農業生產條件是沒法養活的!”
“他們只能讓孩子們去闖天下,去學習經商或者在商業領域中成為一顆螺絲釘……那些大航海時代的操帆手、引水員、主計長……甚至商船上的一個修船木匠,一樣都是在為重商主義而提供服務!”
“他們沒得選擇,只有這樣才能活下去,這就是自然和人文之間的必然選擇!”
“儒家的孝道我從不反對,但是儒家孝道里面有一些鎖定人口流動性的,近乎於法律一樣的條文,這是我不贊成的!”
“因為儒家本質是要給農耕文明提供服務,皇帝隨便換可是中原幾千年都得要種地,所以歷朝歷代不管什麼民族的皇帝,最後還是得用儒家這一套!”
“因為有了儒家,所以中國擁有了全世界最輝煌的農耕文明,是最輝煌,任何民族都無法比擬!”
“而農耕文明需要的人口鎖定,也是儒家幫著辦到的!宗族、孝道、祭祀、鄉土觀念……一系列的環節都是在為農耕文明的人口鎖定來服務!”
“把子子孫孫都鎖定在父母身邊,其實就是鎖定在土地的身上,一代又一代週而復始永無止境!”
“這就是儒家所要的盛世啊!這就是他們的終極目標!”
“但是請你們不要反感和仇恨儒家,沒有必要,因為儒家也不是隨便就出現的!歸根結底還是農耕文明選擇了儒家,如果中國古代沒有出現儒家,那麼也會有另外一種叫其他名字的思想來協助農耕文明持續的發展!”
“咱們再繼續往深處挖啊!為什麼中國農耕文明就這麼厲害呢?能選擇思想還能選擇王朝?”
“其實也跟咱們中國的地理環境有關係……西南地區是青藏高原和雲貴川高原,西北地區是廣袤的沙漠……”
“北方是一望無際的草原和高寒地帶,人煙稀少……剩下的區域全都是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