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理,憲和你最近開竅了。”由於沒有什麼外人,劉備說話就隨意了一點,這也體現了簡雍和劉備的老交情。
劉備此舉何嘗不是一種拉攏,只是他的拉攏真的非常自然,讓簡雍心頭一熱。
劉備沒有第一時間離開,而是先讓黃忠帶兵離開,黃忠穩重,又有獨自領軍的經驗,他是最合適的人選。
進入益州,可不代表就沒有危險了,恰恰相反據劉備掌握的訊息,益州可是很亂的,而且還有南蠻人在益州肆虐。
這也是劉備讓黃忠當先鋒的原因,魏延又不服氣了,不過他有所誤會,他以為劉備讓黃忠出去是埋伏潘閭呢?
所以魏延向劉備請戰,“王上,黃將領能做的事,末將也能做。”
“這個吾不懷疑。”
“那為什麼不讓我去?”
“很簡單,漢升已經去了,你就不能再去了,要不然就顯得太顯眼了。”劉備只當是魏延聽到了什麼風聲。
魏延:“王上,我可以不帶人去。”
“文長,你太心急了。”
“王上,不是末將心急,而是真的受不了眼下的生活,睜開眼睛就被人攆著屁股跑,閉上眼睛外面就鑼鼓喧天,這種日子哪是人過的呀!”
魏延說這話的時候,劉備感覺到了一種諷刺,其實劉備是很敏感的,這也跟他的出身有關。
劉備最窮的時候,曾經在市井之間以賣履為生,劉備是最不喜歡被人小瞧的,就是因為這種不甘,劉備才成就了大事。
劉備就是在欣賞魏延,這次也不能再縱容下去了,以前縱容無傷大雅,眼下縱容就是害了他。
潘閭可不會手軟,一個不慎,魏延就有可能身首異處的。
“文長,最近一段時間,你就在我身邊待著吧!”劉備只是想敲打一下魏延,而在魏延看來,劉備這就是想收他的兵權啊!這可不行。
“王上,末將可以做很多事的,比如說殿後。”為了能不在劉備的身邊,魏延寧可接下這個苦差事。
孫權的反應,多少是讓周瑜有點心寒的,作為孫策的弟弟,自己的哥哥死了,不是應該先把孫策的遺體迎回去嗎?
怎麼一上來就說正事啊!周瑜可以理解這樣的孫權,但卻無法接受這樣的孫權。
因為他跟孫策不只是君臣的關係,也不只是連襟的關係,而是摯友的關係。
“二公子,再等一等,問題最好一次性的解決。”
“你是說把這些勢力都引出來。”
“沒錯,江東眼下內憂外患,要想成就大事,就不能在內耗下去。”周瑜所說的,很切合孫權的野望,孫權對周瑜是志在必得。
孫策的母親吳夫人到了,“我兒在哪?”
吳氏也算是一個堅強的女子,她並沒有在眾人面前流下眼淚,但她的那種傷心,卻是周瑜能感覺到的。
“老夫人,你還是不要看了。”孫策的死相,真是太難看了,周瑜怕嚇壞了他。
“這是我的孩子,我一定要看一眼。”
周瑜讓開了一個身位,讓吳夫人走了過去,孫策並沒有被放進棺槨裡,這種事只能回到江東再說。
所以此時的孫策,是被白布蒙起來的,吳氏伸出了顫微的右手,揭開了白布的一角,看到了裡面的情況。
“我苦命的孩子呀!”
“請夫人節哀。”一眾臣子紛紛叩首。
孫權還沒有及冠,哪怕他能力出眾,短時間之內也無法服眾,這個時候吳氏只能站出來。
就像她的夫君孫堅剛死去的時候那樣,這樣的日子吳氏已經經歷過一次,只是吳氏沒想到在有生之年,她就再一次經歷,這次更是白髮人送黑髮人。
從一開始吳氏就反對孫策,跟天下人爭雄,可現在說什麼都晚了。
“把我兒迎回去。”
張昭是孫策的內臣,治理江東的內政,一切事宜他就已經準備好了,要不是吳夫人來了,這會孫策早就被抬進去了。
“唯。”
孫策英年早逝,對江東來說,無疑的最大的殤情,可以說是人人哀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