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可聚人心,沒財人散盡。
這話雖然不是那麼絕對,但也是非常有道理的。
潘閭手下的人,跟著潘閭為了什麼?還不是為了吃飽肚子嗎?沒錢怎麼行?
要說潘閭的出身也算不錯,潘家的長子。
可潘家雖然在本地名聲在外,但真沒有什麼錢,但凡有點錢都讓潘鳳做了善事了,所以潘閭不能靠家裡。
他只能靠自己,本來他還可以販賣兵器的。
兵器一行也算是暴利了,民間有尚武之風,尤其是在青州這個地方。
可還沒有等到他開張呢?就被恆赴分去了一半。
而且他還要自給自足,短期之內兵器這方面是指不上了。
所以他還要另找財路,畢竟底下那麼多嘴要養呢?
這就要說道潘閭的老本行了,山賊。
潘閭現在好歹是個官,攔路剪徑這種事是不能再幹了。
一來丟不起那麼個人,二來油水也不大。
如今這個世道,敢在外面晃悠的只有兩種人,一種是窮人難民或者遊學書生之類的,你要是把他們抓住了。
不但得不到錢,還得搭他們一點。
第二種就是有依仗的人,要麼就是成群結隊,要麼就是你本身就惹不起,弄不好打不著狐狸反惹一身騷。
要想以山賊的身份掙大錢,那還得入室劫掠。
首先,你能做到知己知彼,提前能踩點心裡有數。
其次,也就是最重要的油水大。
兔子還不吃窩邊草呢?更別說是潘閭了。
所以他派出去的人,並沒有在泰安縣之內活動。
而且潘閭選擇動手的物件還比較有特點,全都是當官的,而且還是外地就任的官員。
本地的官員,他一個不動。
實在本地的官員惹不起,一個個背後都有本地的家族支援,弄不好就查到了潘閭身上。
還有就是鄉里鄉親的都是青州人,犯不上。
潘閭這邊一動手,新上任的濟南相袁諒就坐不住了。
有些事他可以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可手下的官員出事,他總不能不管吧!
再說了下邊的官員出事了,能不找他訴苦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