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閭:“你是想陷害許攸?”
“算不上陷害,而是抹黑他。
袁紹與大人不同,他太注重名聲了。
不但是對己,就是對屬下,他都容不得一點沙子。
許攸也算是一方大才,可一旦他私德有虧,袁紹照樣棄之不用,誰讓袁紹手下不缺謀士呢?”
分析的不錯,挺有道理的。
只是聽起來那麼刺耳呢?
“誰告訴你我不注重名聲的?”
“是屬下失言了,應該是不拘小節才對,大人手下的伍將軍口味獨特,和大人經商有道,張侯爺名聲再外,也就是大人才能收留他們。”
這郭嘉的嘴上是真不饒人的,他說的伍天錫,和珅,張讓,都是潘閭麾下比較有特色的。
伍天錫,到處吃人心,聽說食量還見長了。
和珅,生財有道,但無奸不商,說白了就是與民爭利。
張讓,那就更不用說了,十常侍之首,要是讓外人知道,潘閭必受聲討,甚至會招來一些不必要的麻煩。
“你別忘了,我手下還你,風流瀟灑看見一個美人就垂涎欲滴,真是性情中人啊!”挖苦別人還不帶髒字,潘閭也會的。
“男兒本色,用不著遮掩。”
“....”
送上門給錢,不是什麼人都能拒絕的。
許攸的家人,還以為潘閭派去的人是自己人呢?照單全收。
還不忘了招待了。
潘閭一看這個樣子,那好啊!繼續送錢。
這豬要養肥了,才能殺。
那麼這人也要先餵飽了,才好下手。
甚至潘閭這邊還利用一些許家的權勢,把自己這邊的一些暗子,安插進了鄴城。
怎麼說都花錢了,提前用一下嗎?
許攸的家人絲毫沒有懷疑,而許攸本人壓根就不知道這事。
要不然以他的聰明才智,還是能看出一些端疑的。
硬碰硬,就是消耗戰。
潘閭這邊是佔據上風了,所以打起來有優勢。
時間拖得越長,這種優勢也就越大。
韓瓊的戰線不斷收縮,渤海郡大半,已經成為了潘閭的地方。
還有就是這韓瓊,也有一段時間沒有上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