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碌,這些天也是急得火燒眉毛了。
一個大活人怎麼就消失了,楊戊派人盯著甄碌,甄碌又何嘗沒有派人盯著楊戊啊!
可這人說沒就沒了,找不到人就做不了事,甄碌可不想把這趟差事辦砸了。
有些機會,往往只有一次,失去了以後就沒有了,這可關乎著甄碌的前程。
“來人,放火燒了楊府。”甄碌只能出此下策了。
甄碌以身犯險,他是有權調動一些暗衛幫他做事的。
楊府真的算不上是守備森嚴,幾個暗衛輕而易舉的就翻了進去,大火在楊府的上空肆虐。
不遠處,一處樓閣之上。
“孫兒,你看見了嗎?這就是隱藏在暗中的敵人,他們是多麼的窮兇極惡呀!”
楊戊不以為然,袁術做的那些事,可比這過分多了。
“祖父,你就真的那麼不看好潘閭嗎?”
“潘閭只能成為一方霸主,不能成為最後那個問鼎天下的人。”
楊戊:“祖父,認為誰可問鼎天下?”
“冀州的袁紹,連天下第一的武將呂布,都投靠到了他的麾下,這恰恰說明了大勢所趨。”
“那祖父為什麼要效忠袁術呢?”這是楊戊一直以來都想問的問題。
“因為安豐楊家的基業在南方,袁紹鞭長莫及,祖父我只能退而求其次。”
“袁術和袁紹之間矛盾重重,這可是世所共知之事。”
楊弘一把年紀,他很多事都已經司空見慣了。
“再有矛盾,他們也是兄弟啊!有龐大袁氏在背後支援調停,看著吧!他們總有一天會兵合一處的,到時一個在南一個在北,天下可欺。
家族的內部爭鬥,最終還是要關起門來解決的。”
楊戊不瞭解袁紹,但他知道四世三公的袁家。
“祖父,不管是袁術也好袁紹也罷,他們的出身都太高了,總給人一種高高在上的感覺,袁氏兄弟也是這麼做的,他們這麼做都是不得人心的。
孫兒斷定,最後問鼎天下之人,絕對不是袁氏兄弟。”
在楊弘不知不覺間,楊戊早就長大成人了,他有自己的想法。
“傻孩子,嬴政殘暴,最終還不是得到了天下,劉邦無賴,最後還不是開創了這大漢朝,所謂的得民心者得天下,不過是貧苦百姓的一種期盼。”
“袁氏兄弟有一點遠遠不如嬴政和劉邦,就是他們不夠狠,劉邦為了得到霸業,可以眼睜睜的看著自己的父母去死,嬴政為了霸業,可以殺了他的親生父親呂不韋。
可袁紹和袁術呢?為了霸業連自己的兄弟都不敢殺,才有了這袁氏一分為二。”
楊戊的話,對楊弘來說,雖然不是當頭棒喝,但也是衝擊很大。
“孩子,你不看好袁氏兄弟,那你看好潘閭嗎?”
“在孫兒的眼裡,潘閭怎麼都要比袁氏兄弟強一點的。”
“為什麼?”
“因為潘閭出身低,所以他更得人心,還有就是潘閭夠狠,他為了戰馬不惜親自去往遼東,這些都是袁氏兄弟無論如何都不會做的事。”
楊弘:“千金之子不坐危堂。”
“幹大事怎能惜身,像嬴政劉備那樣的人,又有哪個是不冒險的。”
“我的孫兒,長大了。”
“.....”